日本解禁的集体自卫权到底是什么
2014/07/02
强化日美同盟
日本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最大意图在于,通过加强日美同盟来提升威慑力。今后日本自卫队和美军一同展开活动的情况将增加,以亚太地区为中心,美军的一部分活动有可能转为由自卫队承担。
![]() |
由于无法投入更多预算用于维持在亚洲的影响力,美国对于日本的这种行动表示欢迎。不过,自卫队的海外活动受到美国动向影响的可能性将增加,在更为恶劣的环境下展开活动的可能性将扩大。日本政府为了有限度地行使集体自卫权,也建立了一定的制动器。
这就是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国家遭到武力攻击、存在日本国民的权利从根本上被颠覆的明确危险等3个条件。日本首相安倍在记者发布会上强调称,“3个新条件将成为宪法上的明确制动器”。而公明党则认为,“存在明确危险”这一表述与最初的“有可能”相比限定性更强。
但是,实际的判断仍然存在模糊不清的一面。这是因为是否“存在明确危险”取决于首相的综合判断。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为了避免被卷入他国的战争,时任首相不得不慎重作出判断,实际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可能性很小。
如何判断 “(国民的权利)从根本上被颠覆”这一表述,仍然存在不确定的地方。
活动范围扩大、对武器的使用限制放宽
自卫队的国际合作活动或将大幅扩大。重点之一就是对作为集体安全保障根据联合国决议组建的多国部队等提供的后方支援。
日本以往将自卫队可以活动的场所定位为“非战斗区域”和“后方区域”,这两个区域须满足两个条件,①当时未进行战斗;②整个活动期间战斗行为不被进行,自卫队只能在这些区域活动。今后将改变这一方针,探讨在除了“战斗现场”以外的所有区域进行活动。
尽管内阁会议决定文件中明确提出如发生战斗自卫队就停止活动,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原则上救助与搜索活动仍可继续进行。后方支援活动方面,除以前就可以进行的给水、给油等补给活动和医疗行动外,正在推进法律的整备,也允许自卫队提供武器和弹药。
同时也放宽了自卫队在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PKO)时对武器使用的规定。日本自卫队可以进行在其他国家PKO部队受到武装集团袭击时进行帮助的“赶去警护”、排除妨碍的“为履行任务而使用武器”。此举同时也提高了自卫队遭遇危险状况的风险。
参与多国部队等集体安全保障时的武力行使,没有在此次的内阁决议中明确记载。自民党主张,属于武力行使的海上交通线上的扫雷作业不仅是集体自卫权,而且也应该在集体安全保障时也可以进行。而公明党提出反对,认为这将难免引起战斗行为。在进行法律整备时估计或将成为争执的导火索。
自卫队出动手续简化
着眼于武装集团在尖阁诸岛(中国名:钓鱼岛)登陆等尚未发展到“有事”的“灰色地带”事态也被认为是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课题。日本自卫队在因海上警备行动出动之际,须要内阁决定,而在履行相关手续时事态有进一步发展之虞。此次变更为了事前进行内阁决定,在首相承认的前提下,防卫相可以随时发布出动的命令。
![]() |
日本探讨将这一先例适用于武装集团在尖阁诸岛(中国名:钓鱼岛)登陆、及日本自卫队在日本船舶在公海遭遇到武装集团袭击等事态。此举不需要进行法律的整备,只需内阁决议即可对应。
中国的崛起是动因?
安倍晋三首相决心变更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宪法解释的最大的理由是,日本被卷入的安全保障环境正日趋严峻。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及朝鲜的核导弹开发在继续,而美国却因军费的消减存在感下降。对日本而言强化本国的安全保障体制和加大对国际社会的贡献就成了当务之急。
考虑到日本的财政状况和与近邻各国的关系,大规模的增加防卫费这一选择对日本来说是不现实的,此举旨在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扩大自卫队的活动提高日本的抑制能力。
安倍首相在记者会上表示,要制定考虑到一切事态没有遗漏的安保法制,以备万全本身将使把日本引向战争的企图失败,强调了通过集体自卫权强化日美同盟提高抑制能力的重要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