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通过G20奠定“大国”基础
2023/09/08
![]() |
在印度,G20宣传牌随处可见(6月,新德里,摄影:小林健) |
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G20峰会)将于2023年9月召开。印度作为轮值主席国,自居为“全球南方”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打算为成为世界主要大国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在为应对本国通货膨胀而采取大米等商品的出口限制,使得世界粮食价格高腾的背景下,印度能否成功主导本次G20峰会并取得成果受到世界关注。
首都新德里即将迎接各国首脑和外交团。从机场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修复工程和纪念物的施工正在快速进行。
7月下旬,投资约270亿卢比建设的新德里国际会展中心竣工。该场馆将被用于G20峰会主会场。莫迪自豪地说:“印度的发展势不可挡”。
2022年12月从印度尼西亚手中接过轮值主席国席位的印度,近年来存在感迅速提升。据联合国推算,截止到2023年6月末,印度人口已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在旺盛的内需和以IT产业为中心的出口支撑下,印度经济持续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称,2021年印度的经济规模已超过其往昔的宗主国英国,跃居世界第5位。估计到2027年将超过日本,升至世界第3位。
外交方面,印度的特点是推行全方位政策,是美日澳印四国集团(QUAD)成员,同时还加入了中俄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SCO)。在中美对立和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导致世界分裂加速的背景下,莫迪采取的立场是“同时加入两个集团对印度来说并不矛盾”。
![]() |
在9月召开的峰会上,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日益严重的粮食危机和资源价格高涨等将成为主要议题。印度1月召开了名为“全球南方之声峰会”的线上会议,莫迪表示,印度作为G20轮值主席国,将“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印度将以是否有助于全球南方利益的角度推进讨论。(印度发展中国家研究与信息系统(RIS)研究院院长萨钦·查图维迪)
乌克兰产谷物出口减少,发展中国家出现饥饿及营养不良的风险越来越高。峰会上很可能会呼吁俄罗斯停止阻碍粮食出口,恢复与联合国达成的粮食协议。不过,俄罗斯总统普京有可能继去年之后继续缺席峰会。
阻碍印度主导讨论的一个原因是印度政府7月公布的大米出口禁令。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国,为了应对本国的物价上涨,宣布禁止出口除高级品种印度香米以外的大米。这引起了全球米价的飙升。
作为G20轮值主席国,承担协调作用也并不容易。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连续6次没有达成联合声明。7月下旬在印度南部金奈召开的G20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没有弥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气候变化责任等的意见分歧。
如果本次峰会不发表首脑宣言,将是2008年开始以来首次。虽然印度政府当局表示如果能以“主席国总结”等方式表明多国间框架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就代表“成功”,但这样将与发表了首脑宣言的上次峰会产生明显差距。
此次峰会还邀请了孟加拉国及埃及等成员国以外的9个国家。印度提议非洲联盟(AU)加入G20一事预计将进行讨论。
印度想通过充分利用G20峰会一跃成为世界主要大国,但该国强权政治不断受到批评。印度当局频繁采取切断互联网访问及要求社交媒体企业删稿的手段。提出印度教至上主义的莫迪政府并未完全取缔对伊斯兰教徒的迫害,也招致了强烈的反对。
最近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近郊发生了以宗教对立为背景的暴动,出现了人员死亡。能否像印度担任本届G20峰会轮值主席国时提出的主题“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园,同一个未来”一样,主导调和印度国内外形势,将是对印度政府执政功底的一大考验。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岩城聪 新德里、花田亮辅 孟买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