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会增加扩大会议的比重
2023/05/19
七国集团(G7)在5月19日~21日的广岛首脑峰会上,邀请非G7成员的印度等国家召开3次扩大会议。在德国举行的2022年G7峰会和在日本举行的2016年G7峰会举行了2次扩大会议。
主席国日本在此次的广岛峰会上从G7框架以外邀请了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韩国、太平洋岛国库克群岛、非洲岛国科摩罗、巴西及越南8个国家。
印度自称是以南半球为中心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盟主,印度尼西亚是东盟(ASEAN)主席国,科摩罗是非洲联盟的主席国,库克群岛是太平洋岛国论坛的主席国。
目的被认为是希望通过这些国家,向各地区宣传G7要实现的国际秩序,促进这些国家和中国、俄罗斯保持距离。
8个国家从第二天下午开始参加峰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会场酒店迎接G7首脑后,将参加有关“食品·保健·研发·性别”和“气候·能源·环境”的两场讨论。商讨的内容为应对俄乌局势下食品和能源供应短缺的支援政策。
此次邀请这些国家参会,是为了表示出G7不是单方面做决定,而是在倾听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之后提供所需支援的姿态。G7强调是为了维持和强化基于“法治”的国际秩序而合作。
5月21日上午,岸田文雄将带领受邀国首脑参观和平纪念公园,访问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的日程目前正在沟通。在第3次扩大会议上将讨论“法治”的重要性。
广岛峰会包括5月18日晚上追加公布的讨论主题在内,共有10场讨论。其中3成有受邀国参加。据日本外务省介绍,在2010年以后的14次峰会中,将受邀国包含在内的会议大多为2次。

此次是继2021年英国康沃尔峰会之后第二次设计3次扩大会议。当时在新冠疫情下,需要全球规模的防疫政策。与澳大利亚及印度等4个受邀国就防疫对策等交换了意见。
1970年代作为发达国家集团成立的G7在世界人口规模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变小,维持国际秩序的能力下降。
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在内的二十国集团(G20)框架也未能在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之后发挥作用。现有的国际秩序发生了巨大动摇。
“全球南方”诸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情况等各不相同,很多国家都倾向于采取不偏袒G7和中俄任何一方的外交方针。
印度和越南在2022年3月的联合国大会上对谴责俄罗斯的决议投了弃权票。2023年1月,巴西的左翼政府上台,与中俄加深了关系。中俄在经济和军事方面与各太平洋岛国和非洲拉近了距离。
此次峰会的主席国日本呼吁,政治立场不同的国家也应该遵守禁止使用武力的联合国宪章等基于“法治”的规则,强调“不允许全世界的任何地方尝试通过力量单方面改变现状”。
作为受邀国之一的印度是2023年G20的轮值主席国。印度将主导将于9月举行的首脑会议,中俄也将参加。
印度虽然不能与历史上军事联系密切的俄罗斯断绝关系,但G7方面希望能达成重视“法治”的共识。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