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新作出版,称“具备了想写就写的能力”

2023/04/14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74岁)6年来首次推出的长篇小说《城市及其不确定的墙(日语名:「街とその不確かな壁」)》(新潮社)于4月13日出版发行。该作品从根本上改写了1980年发表但没有成书的同名中篇小说。村上说:“具备了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能力,到了应该重写的时候”。

 

接受采访的村上春树 (C)新潮社

    

      作为新作原型的中篇小说《城市及其不确定的墙》1980年刊登于日本文艺杂志《文学界》,那是村上春树凭借《且听风吟》获得群像新人文学奖后走上文坛的第二年。村上说:“那部中篇小说写于《1973年的弹子球》之后。当时我还不懂怎么写小说。原本我不打算当小说家,随心所欲地写了点东西,没想到拿了新人奖,也没有什么练习作品”。

 

      中篇旧作的结构是主人公“我”在“女孩”的指引下,前往被高墙包围的城市,这一结构被运用在了由3个部分构成的长篇新作的第1部。198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也是改写中篇旧作的一个尝试,村上说:“当时能驾驭的范围有限,在相应范围内写作并完成了小说。这种舍弃某些东西的风格也是一种魅力,但尚未达到自己想写什么就能写什么的状态”。

 

      村上回忆道:“从2000年左右开始,具体来说,就是从(取材于奥运会的纪实随笔)《悉尼!》那个时候开始,就得心应手了”。在创作了《海边的卡夫卡》、《1Q84》等多部小说之后,“我觉得可以重新写《城市及其不确定的墙》这部未完成的作品了。提笔写这部作品是2020年春季前后,整个社会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巨大影响。居家时间增加,审视自己内心世界的趋势增强。我觉得差不多可以写这部作品了,就从抽屉的深处把它拿了出来。当时的感觉是,时机终于到了”。

     

《城市及其不确定的墙》(新潮社)的封面

       

      在长篇新作《城市及其不确定的墙》的第1部,17岁的“我”和比自己小一岁的“女孩”一起构建被高墙包围的不可思议的城市。进入这个城市的“我”去寻找在图书馆工作的“女孩”。要进入这座城市,必须舍弃自己的“影子”,“我”也把自己的“影子”交给了“看门人”。后来“我”40岁了,“我”不得不做出某个决定。

 

      “墙”是重要的主题。村上说:“我的小说里经常出现‘墙’。对我来说,‘墙’就是分隔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的边界。有的人拥有穿越这堵墙的能力,这可以说是我的世界的一个‘创意设计’,或者说是中心命题之一。穿越墙壁去另一个世界后再回来的人物是重要的存在”。


 

      村上说:“加上发生新冠疫情,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进攻,让人感觉全球化本身在发生动摇。全球化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SNS(社交网站)有助于新的民主主义,虽然人们对这些充满期待,但反而陷入了仿佛打开潘多拉盒子一般的(混乱)状况。是穿过墙壁,还是躲在墙壁里面,究竟会被哪边的世界吸引,连自己都不清楚,我在这样的状态下写了这部作品”。

 

      村上原本就不打算在小说中直接反映政治和社会状况。他说:“小说家是写皮肤感觉到的东西,如果想得过多,就写不出来。(头脑中)存有信息,将其变个样子写出来就是小说。小说家分为聪明的和悟性强的,而最好的类型是悟性强、脑子一般的人。我要做这种人”。

 

      在村上春树长篇新作的第2部中,主人公“我”离开书籍经销公司,成为福岛县的町营图书馆馆长。

 

      对于作品的3部分都很重要的舞台是图书馆。他说:“我现在是不去了,但10多岁的时候经常去图书馆。也有图书馆爱好者呆的地方,那时候我光闻着书香就很开心。不过,我开始读日本小说是成为作家以后,当时读的全是海外文学。我父母是国语老师,因此我那时希望避免跟他们产生共同话题”。

 

      无论是曾经悲剧缠身的前图书馆馆长、还是将图书馆当做学校的少年,他们都强调信任的重要性。村上说:“要想去另一个世界,需要意志力、信任力及体力。如果不竭尽全力就不能进入另一个世界。从这点上说,我觉得信任的力量很重要。因此,我的小说既不悲观也不消极。虽然有很多奇怪的东西,也有黑暗的东西,但从本质上来讲是积极的故事。我觉得故事必须是积极向上的”。

 

      2021年,村上春树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说:“我最担心的是在新冠疫情下年轻人如何感受、如何发生变化这件事”。在村上长篇新作的第3部中,少年将从“我”手中接过某项工作。村上说:“这也有传承(给年轻一代)的意思。从此,主人公和少年都将逐渐完成面貌的革新与改变”。

 

      有人说本来写小说这种行为就很另类。村上说:“因为小说家是自己往上爬。因此,我采取的方法是自己在意识与无意识中反复穿梭的过程中掌握立体感,跟以前的日本文学风格不同。我有跟年轻小说家们重叠的部分,但可能还谈不上传承”。

 

      “影子”也对村上文学很重要。村上说:“影子是潜意识中的自己,是另一个自己。外形相似,同时也是自己的底片。了解影子就是了解自己。尤其在写长编小说时需要深挖(潜意识)”。

 

      村上创作的原动力据说是“跑步”。他分析说:“这40年里,我跑了40次全程马拉松。体力很重要。我不知道如果我不跑步,人生会什么样。虽然有人说我禁欲,但并非如此,主要是源于一种好奇心,我想知道跑步后会怎样”。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中野稔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