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或能以1/30的价格用上新冠药
2021/12/29
新冠治疗药物有望于2022年启动面向低收入国家等的供货。开发新冠治疗药的美国默克(Merck)及美国辉瑞(Pfizer)决定不收取专利费,因此发展中国家将能够以发达国家30分之1以下的低价格生产仿制药。从阻止新冠病毒变异的角度来说,全世界也有必要共同控制感染。不过,要想切实向低收入国家供应新冠治疗药,还面临量产治疗药物和构建供应体制的课题。
![]() |
默克及辉瑞的新冠治疗药物是口服药,研究结果显示,可将重症化风险降低3~9成。
据说这种药对奥密克戎也有效,美国及英国等提前签订了采购协议。在疫苗供应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差距在治疗药物上也有可能发生。
为了避免因供货差距而受到批评,默克和辉瑞与推进向低收入国家供应药品的国际组织“药品专利池(MPP)”签订了协议。
联合国和日本政府也在支援药品专利池。以往还曾推动抗艾滋病病毒(HIV)药物的普及。
药品专利池将与拥有专利的制药企业谈判,签订可限定供应对象地区、不交专利费也可以制造销售仿制药的授权协议。还将请药企传授仅靠专利无法掌握的制造经验等,让其他药企也可以制造治疗药物。
现在,药品专利池为了量产新冠治疗药的仿制药,已开始选择代工企业和开展谈判,最早将于2022年6月之前建成供应体制。据辉瑞介绍,正在与全球100个国开展这种谈判。
使用药品专利池,还具有可以大幅降低成本的特点。
按照已签约的美国公布的价格来计算,默克的新冠治疗药物“Molnupiravir”的价格为每次700美元左右。
致力于知识产权等问题的国际组织“知识生态国际(Knowledge Ecology International,KEI)”分析称,同样的药物在印度等国家只需20美元左右即可买到。
但已经签约的仿制药厂商能在多大程度上量产还是未知数。而且今后还需要建立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切实提供给低收入国家的物流体系。
药品专利池的框架也存在课题。人口众多且具有药物制造能力的大部分中等收入国家均不在对象之列。除了中国和俄罗斯外,巴西、阿根廷等中南美国家也没有被列入对象。
不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协定,还有在紧急情况下,即便没有获得专利权所有者的许可,也可以使用相关技术的“强制实施权”这一个途径。目前已开始出现启动强制实施权的动向。
围绕强制实施权,疫苗领域一直在讨论启动这种权力,但由于需要品质管理等先进生产技术,至今没有一个国家启动。但Molnupiravir和Paxlovid是化学合成药品,比较容易制造,启动强制实施权的门槛较低。
知识生态国际也在推动部分中等收入国家启动强制实施权。已首先请求不在Paxlovid供应对象之列的中美国家多米尼加共和国启动强制实施权。
要在更多的国家普及新冠治疗仿制药,还需要对开发企业进行激励,使其能够持续性地致力于新药开发。
建立由国际社会共同分担补助金等相关资金的机制也是当务之急。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高田伦志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