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制衣业3成人员失业

2021/05/20


       占缅甸2019年出口额3成以上的制衣业开始受到外国品牌“撤退”的打击。制衣业3成工人失去工作,社会不安扩大。部分品牌摸索恢复从缅甸采购,但受美欧制裁影响,目前尚未拿出时间表。

 

       发动政变的政府军并未提出有效对策,2021年缅甸很有可能陷入负增长。

 

       在新冠疫情扩大之前,缅甸有70多万名制衣业工人,以女性为主。

 

缅甸的制衣厂(资料图,2019年,reuters)

 

       当地媒体4月下旬援引劳工运动活动家的说法报道称,在政变后,约20万名制衣工人失去工作。

 

       亚洲开发银行(ADB)预测称,2021年缅甸实际增长率为-9.8%(上年为3.3%)。英国IHS Markit的统计显示,4月缅甸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33.0,显示出景气度恶化。

 

       欧洲的知名品牌在21日政变后相继停止发出新订单,缅甸的制衣业陷入混乱。瑞典H&M、意大利贝纳通集团等停止发出订单。

 

       另一方面,也有外国品牌摸索重启采购。

 

       法律事务所offersen:christoffersen接受丹麦知名品牌BESTSELLER的委托,510日发布了第三方机构的报告,建议该公司“尽早”恢复采购。理由是撤退对缅甸经济造成打击,有可能导致贫困和饥饿。报告指出这“明显违反”BESTSELLER承担的各种责任。

 


 

       BESTSELLER为了调查从位于与政府军旗下企业缅甸经济控股有限公司(MEHL)相关的工业园区的3家工厂采购是否违反欧盟的制裁,委托法律事务所撰写报告。政变前,总计约有4.8万人在向BESTSELLER提供商品的缅甸国内工厂工作。

 

       MEHL和政府军持股的缅甸经济公司(MEC)均受到欧盟、英国和美国的制裁。

 

       BESTSELLER的高管在10日的声明中表示“将在缅甸确立适当的劳动环境”。但是,欧盟的制裁成为阻碍,对于是否向政变前雇用总计约7300人的3家工厂发出新订单,该公司表示“仍不明朗”。也没有透露重新向其他工厂发出订单的准确时间。

        

       从缅甸采购的最大吸引力是成本低廉。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的2020年度调查显示,从日资制造业的工人的基本工资来看,缅甸为每月181美元,在除新加坡和文莱之外的东盟8个国家中最低。在东盟,运输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贸易自由化取得进展,在缅甸建立基地的优势很大。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Shaun Turton 金边,新田裕一 仰光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