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仙台推进制定减灾国际标准

2021/03/12


  3·11东日本大地震迎来10周年,受灾地区仙台正在针对防灾用品和应对自然灾害推进制定新的国际标准(ISO)。在全球自然灾害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希望通过提高防灾质量,减少受灾损失。如果新制定国际标准,日本的防灾用品及服务等相关产业可能活跃起来。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工业产品和服务的国际标准)的简称。保证产品质量的“ISO9001”和代表环保经营体制的“ISO14001”等标准已经在日本普及。

      

     

  日本东北大学灾害科学国际研究所2019年提出倡议,希望针对防灾用品和自然灾害应对工作制定国际标准。日本经济产业省、日本政策投资银行、食品制造商等相关人士参加了筹备相关标准的会议,目前正在以2023年推出标准为目标设计制度。

     

  针对东日本大地震受灾地区发起的制定国际标准的举措,ISO总部于2020年10月正式批准制定相关标准。2020年11月,日美欧等约10个国家举行了线上国际会议。2021年3月将召开第2次会议。

        

日本的避难设施(2020年7月,熊本县人吉市)

        

  防灾国际标准正在朝着涵盖与灾害相关的广泛产品·服务的方向展开讨论。详细的标准正在制定中,例如储备粮的保存期间、避难所的卫生情况等将成为标准的审核对象。储备防灾用品的仓库也重视设置场所是否有水淹风险等。

     

  据东北大学灾害科学国际研究所介绍,世界上虽然有关于建筑物耐震性及城市规划等的防灾国际标准,但并没有储备粮、避难所运营等的国际标准。

       


         

  研究所所长今村文彦表示,“因为以前没有标准,因此很难把握什么是好的。日本吸取灾害教训,生产了大量的防灾用品,但由于没有标准,国外的洽购很少”。

     

  如果防灾国际标准得以实现,日本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将受到重视,也有望激活市场。有大约80家企业参加了推进制定标准的“防灾ISO相关委员会”。除了制造业以外,金融机构及保险公司也非常关注。设想制定由金融机构对企业防灾措施进行评级以提供融资的制度等。

    

  在3·11地震中受灾严重的仙台市计划把防灾业务培育成新产业,将配合制定标准,创设官民合作组织。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