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将处理水排入海洋符合国际惯例吗
2020/10/26
就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蓄积的处理水排放入海洋一事,日本政府在进行最终协调。中国和韩国出现担忧放射性物质影响的声音。日本政府强调正根据国际标准加以处理,没有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也表示支持,表示符合国际惯例。
日本首相菅义伟在10月21日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不可能始终不确定方针,搁置问题”。加快作出决定是因为福岛第一核电站用地内的处理水正持续增加。
由于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海啸的影响,该核电站发生了堆芯熔融事故。目前损坏的厂房渗入地下水和雨水,正在产生被高浓度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
东京电力把利用被称为ALPS的专用装置清除主要放射性物质之后的处理水存放在用地内的储存罐中。日本经济产业省表示,用地内的空间有限,无法持续增加储存罐。
![]() |
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用地内林立的圆柱形的处理水储存罐(2020年8月) |
经ALPS处理后仍残留放射性物质“氚”。虽然各种处理技术开发正在推进,但日本经济产业省认为难以迅速实用化。日本原子炉等规制法规定的标准是“每升6万贝克勒尔”,日本与这个标准相比进行了大幅稀释。
中韩两国存在担忧
但是,海洋邻接的中国和韩国也出现在环境方面感到担忧的动向。
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赵立坚在19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希望日本政府在与周边国家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慎重做出决策,呼吁主动及时地以严格、准确、公开、透明的方式披露信息。
韩国外交部因日本仍未正式作出决定,仅表示“加以关注”。济州道的知事元喜龙敦促日本政府提供信息和展开磋商。表示“如果日本拒绝,将在韩日两国提起诉讼”。
日本政府认为这是国际上普遍的措施,在国际法上不存在问题。
日本原子炉等规制法的标准依据是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建议将被辐射量限度定为每年1毫西弗。日本政府认为持续每日饮用2升,一年才能达到1毫西弗。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是制定放射线全球标准的组织。虽然建议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很多国家作为国际标准接纳,体现到国内法中。
此外,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也对日本的讨论状况表示理解。总干事格罗西在2月访问日本之际,针对由专家组成的经济产业省小委员会提出排放入海洋和水蒸气形式排入大气等处理方法表示,“在技术上可行,也符合国际惯例”。
含有氚的水也在通常的核电站和再处理设施产生。法国和韩国等将其作为废水,在遵守各国规定的标准的基础上排入大海。
环保团体等提及违反国际法的可能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国家都有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为了避免发生跨境环境灾害,表示“应采取所有必要措施”。
该公约还写明,相关国家在“出现海洋环境因污染而遭受损害的紧迫危险的情况”等之际,应通报国际机构和相关国家。
“很难说属于污染”
日本同志社大学的教授坂元茂树指出,“已采取了以ALPS处理等该条约规定的‘必要措施’”。处理水的浓度符合国际标准,“很难说属于污染,可以解释为不产生通报义务”。
有关海洋污染的国际法还有在原则上禁止废弃物抛入海洋的伦敦条约。该条约的抛入指的是从船上等处抛弃陆地上产生的废弃物。不适用于从陆地上的设施向海洋排放的情况。
日本政府将在方针敲定后,通过大使馆等向各国政府作出说明,不断争取理解。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表示,“截至目前,针对处理水的解决,一直秉承透明性作出了说明。今后也需要向国际社会和当地人作出详细说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