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让安倍的舆论敏感度变差
2020/06/17
岛田学: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日本政府要求自主避免聚会的影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晚间聚餐也在3月19日之后不再举行。因为健身房也不能去,安倍只能周末以“1天1万步”为目标,在位于东京富谷的私宅和首相官邸内走路锻炼,努力保持健康。
![]() |
宣布在日本全面解除紧急事态宣言的日本首相安倍(家电连锁店里的电视屏幕,kyodo) |
对安倍来说,聚餐是之前保持内阁支持率的秘诀。与人直接见面谈话是判断舆论支持程度的一个风向标。“那个大臣的评价竟然很好”、“这条政策没有很好地传达。看来需要改进一下说明的方法”。聚餐结束后,安倍还会和秘书官进行这样的对话。然而,新冠疫情夺走了这样的宝贵机会。
日本的普通国会议员可以到当地与选民交谈,感受社会舆论的风向。但首相不能那样做。只能待在狭小的首相官邸里,周围的人不是亲信议员就是官僚,即便如此,首相也仍需要放眼世界,掌舵国家这条巨轮。一位日本前首相曾经说过,“如果不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就会逐渐偏离社会舆论的方向”。
最近,安倍曾几次误读了舆论走向。典型的例子是,撤销了仅限发放给收入减少家庭、之后受到诟病的30万日元补贴计划,最后决定每人一律发放10万日元。
“应该更快地做出判断”,安倍坦率地向周围的人反省了自己的做法。如果能通过与经济界人士、专家、少壮派议员们经常聚餐来保持和通常一样的敏感度话,也许就会以更快的速度改变方针。虽然之后顾及民意调整了轨道,从表面上看支持率似乎也一度止跌,但此刻判断上的迟缓已经成了恶性循环的开始。
比起政策调整上的问题,时机可能显得更糟。对于在内阁会议已做出决定的方案,安倍因为遭到反对而亲手将其推翻的情况少之又少。虽说是为了顾及舆论,但首相轻视自己决定的这一先例最终招致了对政府更加严厉的批评。
在那些质疑政权运营的人们的脑海里,2015年通过《安全保障关联法案》时,不顾强烈反对强推法案通过的安倍的身影应该至今记忆犹新。日本在野党的一位干部表示“要是放在现在,只要有人提出反对意见,首相就可以轻易推翻之前的决定”。
在发放补贴的政策调整一事过去后,推特上又掀起了针对纳入了延长检察官退休年龄的《检察厅法》修正案的反对运动。这估计也跟上述情况不无关系。安倍看到反对声音高涨,就放弃了在本届国会上通过修正案。
首相做出的决定也可以推翻——这种氛围在日本执政党内也扩散开来。关于更改学校开学及入学时间的“9月入学”,虽然安倍已经说了“希望就各种选项展开讨论”,但又听从自民党内的慎重言论,打消了念头。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6月份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安倍内阁支持率跌到了38%,为安倍第2次上台以来最低水平。
对于领导者而言,如何面对舆论是一门很难的学问。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加塞特在1930年的所著的《大众的反叛》一书中,将大众“舆论”力量较强的社会形容为“政治上得过且过的社会”。
虽然舆论的支持是政策实现的原动力,但是过于在意舆论的话,就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政治家是要为结果负责的。带着诚意去说服的姿态有时也能改变舆论。
把什么视为“舆论”的辨别能力也很重要。有的意见要求政府顺应自己的要求,而有的则要求政府从长远考虑,不被容易陷入短视的舆论所左右。
据说,安倍对身边的议员说“在推特上看到的在野党的批评很有意思”等等,提及SNS(社交网站)反应的情况越来越多。这说明危险正悄悄靠近安倍。
“现在需要忍耐。不必着急”,安倍6月10日在首相官邸与日本副首相兼财务相麻生太郎会谈了大约1个小时,期间如是说。本届国会闭会后,将时隔约3个月考虑重启晚间聚餐。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政治部次长 岛田学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