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危机或致全球损失2.4万亿美元
2019/08/22
全球范围内持续出现创纪录的酷暑。6、7月气温创历史新高,欧洲多地气温超过摄氏40度,刷新最高纪录。在北极圈,相继发生冰川融化和山火。据国际劳工组织(ILO)推算,由于天气炎热、劳动时间减少,到2030年前全球合计可能产生2.4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示称“这是气候危机”,呼吁各国领导人在9月的气候行动峰会上提出紧急对策,但是目前仍看不到解决对策。
![]() |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8月1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7月平均气温比20世纪的7月平均值高出0.95度,创历史新高。6月气温也创历史之最,连续2个月刷新最高纪录。过去5年的7月气温位居历史前5,自1880年开始观测以来,气温上升倾向出现加速。
铁路停运
7月底法国、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各地的气温纷纷创出新高。在巴黎,7月25日气温达到摄氏42.6度,时隔72年刷新最高纪录。去年7~8月巴黎的平均最高气温约在25~26度,很多家庭没有冷气设备。
7月25日前后,在德国、法国和瑞士等地,高速铁路部分停止运行。这是因为存在铁轨因炎热而变形的风险。法德的多个核电站的冷却水温度上升,部分停止运转。
![]() |
热气流甚至波及到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内的丹麦格陵兰岛。仅8月1日一天就有125亿吨的冰川融化,一天的融化量创出历史最高。据美国媒体报道,6~7月融化的冰川达2400亿吨,海平面的上升不可避免。7月北极圈的海冰面积比往年平均值缩小约2成左右,创历史最小。
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统计,在西伯利亚等北极圈,6月之后发生了超过100起大规模山火。据悉北极圈山火频发的情况十分罕见。6月西伯利亚的平均气温比往年平均值高出约10度。
全球变暖的影响不仅只有高温。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8月8日发布的报告中推算称,2050年谷物价格最高可能上涨23%。报告指出,干旱和洪水增加,导致农业的收获率下降,将对粮食的稳定供应产生影响。
“第一次碰到这么异常的炎热天气”,在沙漠面积扩大的印度西北部拉贾斯坦邦丘鲁镇,一位30多岁的男性建筑工人感叹道。
![]() |
丘鲁镇的建筑工人 |
在丘鲁镇,6月上旬曾出现50.8度的高温天气,是印度国内的最高气温。大约10名工人在建造独栋住宅,但由于天气太热,只能在上午和下午6~10点作业。工人们系着头巾遮阳,而且还要勤喝水。
发展中国家受到影响
国际劳工组织7月发布的报告中推算,由于气候异常,2030年之前全球的劳动时间将比目前平均减少2%。其中,南亚(5.3%)和西非(4.8%)等地的减幅较大。这将对室外作业较多的建筑业和农业产生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打击。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8月1日的记者会上,向各国领导人呼吁“气候峰会不需要华丽的演讲,希望能够提出具体的计划”。这一发言显示出不希望9月的气候峰会变成只有理念性演讲活动的危机感。
不过,主要国家的步调并不一致,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框架《巴黎协定》等。法国总统马克龙主张,“无需一直等待部分反对的人,应该召集想要参加的人”,不过目前依然缺乏多边合作的氛围。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竹内康雄 布鲁塞尔,马场燃 新德里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