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的日韩“外交战争”在重演?

2019/08/07


       峯岸博:“这是重大挑战”、“不会再次输给日本”、“政府要打头阵”——韩国总统文在寅彰显出与加强对韩出口管制的日本政府对决的态度。这些呼吁政府和国民团结起来的言词令人感觉似曾相识。

 

       在我驻韩国工作的20053月,当时的韩国总统卢武铉发表了面向国民的谈话。围绕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和竹岛(韩国名:独岛)的领土所有权问题,爆发出对日本政府的不满。

 

       卢武铉谈话

 

       当时,卢武铉慷慨激昂地表示“有可能发生与日本的外交战争”、“这场战斗并非一两天就能结束,而是持久战”等。在2004年夏季与小泉会晤时,卢武铉曾表示“希望任期内不将历史问题作为争论焦点”,但不到1年就明显改变了对日态度。

 

       小泉200510月决定第5次参拜靖国神社。受此影响,有传言称将在第二年11月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釜山APEC)峰会上的日韩首脑会谈可能被取消。最终,双方虽然举行了会谈,但大部分时间用在历史问题上,日本方面的与会者之一表示,“都是卢总统单方面不停地说,气氛非常糟糕”。

 

小泉和卢武铉在釜山APEC峰会期间会谈(2005年11月,reuters)

 

       之后韩国政府通知日方,推迟卢武铉总统2005年内的访日计划。日韩关系犹如从斜坡上滚落一样恶化。

 

       当时,安倍晋三和文在寅分别担任辅佐小泉和卢武铉的内阁官房长官和总统秘书室长,清楚地看到了日韩外交失败的过程。

 

       安倍在始于20069月的第1届政权时,将首脑外交中断的中韩两国选为最初的出访目的地。文在寅在20175月就任之初,对包括日韩关系在内的外交重建显示出积极态度,在卸任后自杀的卢武铉的墓前表示,“不会再失败”。

 


 

       如今距离安倍和文在寅在德国汉堡的首次双边会晤已经过去2年。由于要求日企支付赔偿的前劳工判决、以及日本将韩国移出出口管理优待国名单的措施,两国政府间的纠纷日趋加强。

 

       对立日趋加剧

 

       日韩外交史原本就充满摩擦。韩国国内一度出现要求“断交”的声音。不过有观点认为,在双方政府整体彼此反目、完全看不到解决迹象这一点上,与包括14年前在内的过去任何一次对立相比,此次的严重性都更为突出。

 

大阪G20峰会期间安倍与文在寅未举行会谈(6月28日,reuters)

 

       熟悉日韩外交的韩国首尔大学教授朴喆熙在日本记者俱乐部发表演讲,指出日韩两国(1)包括政府当局间在内,相互沟通的渠道变得极为狭窄;(2)均陷入“自己是正义的、对方是邪恶的”这一善恶二元论;(3)轻视对方的价值,无法遏制“嫌韩”和“反日”的趋势。他表示“日韩关系变得困难”。

 

       此前一直批评文在寅的经济运作和外交政策的韩国媒体和保守派在野党也在加强指向日本的矛头。“经济战争迈向全面化”、“(把日韩关系)逼向绝境的安倍(晋三首相)”等,全都是批评性的论调。在经济和安全保障领域,存在实际损害扩大至日韩双方的可能性。

 

       “小泉和卢武铉”时代的日韩关系改善不得不等到双方政权更迭。如今安倍和文在寅分别将于20219月和20225月结束任期。围绕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保障和经济环境的骤变似乎不允许日韩等到那个时候。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峯岸博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