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访日游客改变的日本“糟糕”街区——大阪西成

2018/10/12


  伴随访日游客持续增加,旺盛的游客消费正在改变作为“工资日结劳动者街区”而闻名的大阪西成区。游客涌向西成区“爱邻地区”的简易旅馆,发现了这处街区的魅力。新的热闹景象又开始吸引日本游客。但与此同时,不断改变姿态的街区的角落里还存在着落伍的高龄劳动者。

    

大阪市西成区的爱邻地区(资料图)

      

  在9月中旬的爱邻地区,由于21号台风的影响,关西国际机场的起降航班仍处于减少状态。在访日游客人数减少的背景下,爱邻地区简易旅馆的周边拉着旅行箱的外国人的身影引人关注。

     

   “有没有更大的尺寸?”在创业50年的二手服装店“七福屋”,来自墨西哥的奥克塔维奥·索拉诺(音译,24岁)正在试穿浴衣。他在社交网站上得知这里住宿和就餐便宜,和朋友2个人在爱邻地区逗留了9天。

     

  七福屋的社长河村和树表示,到店里来的外国游客在最近10年里翻了一番。河村称“日本游客也被这种热闹所吸引,不断涌来,正在形成良性循环”。

     

  顾客能自己制作章鱼烧的店铺“Self Tacoyaki bar IDUCO”里传出英语会话。经过观察发现,店内约8成顾客是外国人。外国顾客向日本顾客学习制作方法,已成为相当不错的国际交流场所。

      

  爱邻地区过去就是在工厂和建筑工地上班的劳动者聚集区。这里过去被称为釜崎,曾多次发生劳动者暴动。在充满人情味的同时,这里治安糟糕,存在令人难以接近的独特氛围。

  

日本警察机动队与暴动人群(1990年10月2日,大阪市西成区荻之茶屋町,KYODO)

    

  一名据称已在西成区居住30多年的女性个体户(68岁)表示,“最近5年里,外国人迅速增加。商店支持免税,还制作了英语招牌,不知不觉之间成为旅游胜地”。

      


            

  改变街区的基础是大阪市2013年度提出的“西成特区构想”。警察和当地居民致力于美化街区,2016年度非法丢弃垃圾的情况比2013年度减少约4成。2017年度,自行车乱停乱放约为2560辆,比2014年度减少4成。

     

  这些举措推动了访日游客增加,简易旅馆开始雇用能说外语的员工,提供WiFi和出租自行车,很多设施被改为面向访日游客。

       

在爱邻地区,外国人的身影引人关注(9月,大阪市西成区)

        

  此外还有一项计划,那就是到2022年春季,在距离为劳动者介绍工作的“爱邻综合中心”徒步3分钟的位置,运营星野度假村的星野集团将开设约有600间客房的大型酒店。一名住在爱邻地区附近、靠着打工资日结的零工度日的男性(55岁)表示,“又脏又可怕的形象正在消失”。

    

  大阪西成区将不断改变。不过,西成区保健福祉课的负责人表示担忧称,“难以呆下去的高龄劳动者有可能被社会孤立”。在日本泡沫经济期,这里的工资日结劳动者曾达到3万人。但目前因工作减少被认为降至不到1万人。上了年纪、依靠低保维持生计的人也不在少数。

  

  西成区保健福祉课为了促进行政部门提供生活支援,以前到处在路上跟人攀谈。但那位负责人表示,“劳动者从街头减少,越来越难以掌握实际生活情况”。

  

  访日游客消费的威力将不断改变日本长期维持的街区的面貌。利弊另当别论,令人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和落伍者的悲哀。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加藤彰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