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高级别经济对话的各自算盘
2018/04/17
中日两国政府4月16日在东京召开了部长级的“中日高级别经济对话”,着眼中美关系,双方一致认为有必要为避免贸易战展开合作,并确认了自由贸易体制的重要性,商讨加速推进中日韩三国的自由贸协定(FTA)谈判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并确认最早明年在中国召开下一次中日高级别经济对话。
就避免贸易战达成一致
日方担任主席的河野太郎外长在会谈后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双方一致为,任何国家发起贸易战争,都会对国际经济的繁荣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表示“日中在自由贸易体制下获得了经济利益”,强调了基于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
此外,对话还就美国将中日两国纳入对象的钢铁和铝产品进口限制措施交换了意见,双方认为问题的解决对于世界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确认了推进对话沟通的方针。日方认为“中国有必要应对产能过剩问题”,敦促中方做出努力。
![]() |
关于中国国推进的“一带一路”构想,日本表示将顾及财政健全性和环境,基于国际规则提供支援,时表明安倍政权提出的“自由广阔的印度太平洋战略”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构想,二者不会产生利益冲突。
在知识产权和钢铁过剩问题上各执一词
中日两国政府4月16日在东京都内召开“中日高级别经济对话”,日本强烈要求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和化解钢铁产能过剩。中国仅再次介绍了此前采取的措施,并未给出具体的承诺。虽然日本希望与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国在经济层面保持稳定关系,不过围绕具体问题,两国的想法仍存在分歧。
河野太郎16日会谈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日方提起了钢铁问题。强调有必要应对钢铁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2016年的粗钢产能为11亿5千万吨,10年时间增至2倍以上。中国国内的消费量为约8亿吨,过剩的产品被大量出口,拉低了国际钢铁价格,对各国的钢铁产生造成冲击。一直以来,欧美和日本批评中国通过国有银行向钢铁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救济亏损经营的企业,此次日本再次要求中国纠正这些行为。
此外,日本还敦促中国保护知识产权。例如,外国企业与中国企业成立合资企业开发和生产纯电动汽车(EV),合同到期后,中方能够继续使用日方的专利。还有中国企业对外国企业的专利进行修改,从而独占所获利润的机制。河野表示“日方提出希望能够公正、自由地进行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交流”。
不过对于上述问题,据日本知情人士透露,中方在对话中“介绍了一直以来采取的措施”。在钢铁问题上,中国表示已经淘汰1.2亿吨的产能,提前实现了2020年之前合计削减1亿~1.5亿过剩产能的目标。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中方表示正在强化打击侵犯知产权行为。
![]() |
中国外长王毅、日本外相河野等参加高级别对话人员东京港区饭仓公馆(4月16日) |
中国近年来出台了对外国企业开放市场等改革政策。习近平国家主席在4月10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表明将大幅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日方提出的要求,似乎也是基于这一开放路线作出回答。
不过改革政策大多是对既有政策的重新完善,仅有部分政策公布了具体的举措。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表示“日本提出要求后,中方是否将迅速采取行动回应还不好说。今后将继续要求中国”。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从4月17日开始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美国以中国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公布了对华加征关税清单。日本考虑基于中日高级别经济对话的讨论结果,与美国合作。
不过,美国对自日本进口的钢铁产品加征关税,能在多大程度与日本合作难以预测。如果强烈主张日本的立场,日本担心的日美自由贸易协定(FTA)等压力可能出现增强。日本一边摸索与中美两个大国保持适当距离,一边被迫进行艰难的应对。
特朗普的影子
中国与日本时隔8年在4月16日进行了的高级别经济对话,但对话是在短短3周时间的准备后举办的。关于此次对话,中国希望尽早举行。在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摩擦日趋激化的背景下,认为与日本确认自由贸易的重要性,将成为与美国谈判的筹码之一。匆忙确定的会议比过去相比,参加的部长级官员减少,甚至未确定成果文件。
中国方面在3月下旬外交部长王毅以兼任形式晋升为国务委员(副总理级)之后,推动与日本对话的重启。目的之一是在总理李克强即将于5月访日的背景下,在容易展开合作的经济领域彰显关系改善的印象。另一个是,面对保护主义色彩浓厚的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中国认为如果能成功拉拢日本,将容易施加压力。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7日起访美的行程确定之后,中国方面对高级别对话的举办更加积极。如果世界2大经济体陷入贸易战争,不仅是中美,国际经济也将受到严重影响,中国认为这是通过与特朗普关系良好的安倍首相传递这种想法、缓和特朗普强硬姿态的良机。
此前设想5月以后举行的日本方面没时间“筹备”达成妥协的项目。日本财务相麻生太郎主张像以往那样,应由主管经济的副总理刘鹤(政治局委员)以主席身份出席会议。这是因为中国的财政部长虽属于阁僚,但排名不高。日本方面的经济部门也有观点表示,“不应接受中国的提议”。
不过,对于森友学园有关问题导致支持率下降的安倍政权来说,中国高级别经济对话的重启可以定位为对华关系改善的成果。利害关系一致的两国认为“时隔8年重启对话是一项成果”,于是决定举行对话。
日本副总理兼财政相的麻生太郎没有参加此次对话,财务副大臣出席。部长级以上与会者中日分别为4人。上次高级别对话时日本方面的部长级以上与会者为6人,中国方面为9人,此次都有所减少。虽然决定明年继续举行对话,但有观点指出,在打小算盘的情况下敲定的重启“作为关系改善的推动力量仍然薄弱”。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