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相高频率出访 仍比不过王毅

2018/02/24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从2017年8月就任以来,访问的国家和地区总计达到35个,以罕见的高频率到海外出差。但这样似乎还不够,为了提高灵活性,河野呼吁应该有外相专用飞机。河野意识到的是中国,因为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出访频度超过了日本。

 

     河野太郎出访外国的频率是日本前外相岸田文雄的约3倍(在超过4年零7个月的任期内出访了93个国家和地区),相当于每周到海外出差1次。河野太郎还积极出访此前缺乏关注的国家,作为日本外相首次访问了莫桑比克、巴林和马尔代夫。阿曼是日本外相时隔27年再次访问。

 

   追赶王毅……

 

    河野太郎1月在博客中列举了日本外相没有访问的国家,接着写道,“中国的外长王毅每年都孜孜不倦地出访非洲等全世界(中略)”。1月28日北京的钓鱼台迎宾馆,在王毅主办的午餐会上,话题涉及到了河野外相专机的设想。

 

     河野:必须追上您。

 

     王毅:我也没有外长专机。

 

      河野:那您是如何到处出访的呢?

 

       王毅:我是在玩儿了命地搞外交。

 

      在王毅说完之后,会场被笑声包围。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和中国外长1月28日在北京的钓鱼台国宾馆(kyodo)

 

      实际上,王毅在此次会谈之前遍访非洲和南美洲,呼吁各国参与中国倡导的广域经济构想“一带一路”。1月22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在中南美30多个国家的首脑和阁僚汇聚一堂的会议上,王毅强调准备与所有国家分享发展成果。

  

    日本的外务省相关人士指出,“即使是日本的首相,在中南美也无法将如此众多的国家汇聚到一起”。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不仅向亚洲和欧洲,甚至在非洲和中南美也在发动攻势,对于这个现状,日本日趋感到危机感。

 

    对于政局不稳定、与美国保持距离、以及各国企业对进驻持消极态度的国家,中国也在积极进行投资,相关地区欢迎中国。非洲和中南美在地缘政治上也很重要,行动迟缓将对争取日本跻身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所需的支持造成影响。

 

    此外,中国大陆迫使与台湾具有邦交的非洲和中南美各国与台湾断交,也成为风险因素。2016年12月,西非的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与台湾断交,2017年6月巴拿马与台湾断交。日本顾及倡导“一个中国”原则的中国的立场。另一方面,台湾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下降,日本认为这涉及东亚安全保障的问题。

 


 

   河野太郎呼吁给外长配专机构想包含的期待是,可灵活出访商用飞机航班数较少的中小国家,对挽回劣势作出一定程度的贡献。

 

     例如太平洋的岛屿国家。在和台湾有邦交的20个国家中,6个国家聚集于此。河野呼吁,“如果借助民间的商业航线前往,必须逐一返回中转站,全部访问很困难”。如果有了能从一个岛飞往另一个岛的专机,就无需返回中转站。相当于外长的美国国务卿也拥有专机。

 

    国会期间出访受到制约

 

   日本政府1月30日给出的数据显示,前外相岸田在任期间与河野就任以来至1月24日访问的国家和地区总计为123个。而中国外长王毅则在几乎相同期间内访问了262个国家和地区。河野指示在外务省内讨论外相专机的引进。如果购买,维护管理费将增加,因此包机的灵活利用、租赁商用飞机等代替方案也浮出水面。

 

   日本增加外相赴外国出访,还存在另外的课题。日本的首相和阁僚出席国会会议多于其他主要国家,国会开会期间,出访受到制约。

 

   日本政府在2001年进行省厅调整之际,引进了副大臣制度。期待副大臣起的作用是,在阁僚赴海外出差时,代替其在国会进行答辩,但该制度几乎没有发挥作用。这是因为在野党认为,与副大臣相比,对阁僚穷追猛打更能赢得分数,要求阁僚出席会议。世界经济论坛(WEF)年会(达沃斯会议)每年1月召开,有世界的各界领袖汇聚一堂。今年自2005年以来,首次没有首相和阁僚出席,原因是和22日召集的例行国会相冲突。

 

   河野太郎1月28日晚间从北京出发返回日本,29日凌晨抵达羽田机场。上午9点之前就出席了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为了抗衡中国的外交攻势,日本似乎不仅是引进外相专机,国会改革也不可或缺。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