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和中国谈朝鲜“体制转换”?

2017/02/23


     美国特朗普政权围绕朝鲜的核与导弹问题正在加强对中国的工作。2月21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与中国掌管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杨洁篪举行电话磋商,双方就应对朝鲜的威胁达成共识。这是蒂勒森继17日在德国波恩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谈之后再次要求中国劝导朝鲜。

 

   蒂勒森与杨洁篪的电话

 

 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与美国国务卿蒂勒森

      就朝鲜的核与导弹问题,蒂勒森向王毅提出利用一切手段制止朝鲜的挑衅行为。此次被认为也向杨洁篪传达了同样的想法。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选举期间表现出了与朝鲜劳动党委员长金正恩举行会谈的意愿,但也做出过似乎催促中国“消灭”金正恩的发言。

 

      美国国内部分人士以前就一直在构思使朝鲜问题取得进展的“体制转换”。199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在朝鲜政策上不断失败。朝鲜的核与导弹技术开发显著进步,导弹已经将美国本土纳入射程。如果能在弹头配备核武器的技术实现实用化,对美国来说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

 

《朝鲜劳动新闻》2月13日刊登了新型地对地中远距离弹道导弹“北极星2”的发射试验照片(KYODO)

      朝鲜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的外交官被曝参与了金正恩同父异母之兄金正男被杀害一案。金正恩是否会发射核与导弹越来越难以预测。美国认为这20多年来的对话只是被朝鲜用来拖延时间,因此有观点认为想让作为朝鲜后盾的中国主导“体制转换”,并为此展开了行动。

 

   美国向中国施压?

 

      被视为伏笔的是2月上旬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对日韩两国的访问。马蒂斯在与韩国国防部长韩民求的会谈中表明,将于年内部署终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THAAD)以及提供包括“核保护伞”在内的扩张威慑力。有观点认为,在一系列的会谈中,朝鲜的“体制转换”构想也出现在了话题中。

 

     特朗普政权认为在应对朝鲜问题上可以与中国合作。在汇率和贸易领域一直批判中国的特朗普2月9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电话磋商,对“一个中国”政策表示了理解。

 

      但如果像以前一样,中国继续把朝鲜作为牵制美国的一张牌使用,美国就要在贸易和汇率方面动摇中国。不仅是经济团队,在安全保障团队中,马蒂斯和新就任负责国家安保事务的总统助理一职的陆军中将麦克马斯特都是对华强硬派。朝鲜问题的长期化还可能导致中美关系紧张。

 

    中国回避

 

   中国新华社在报道主管外交的国务委员杨洁篪与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举行电话磋商的报道中,完全没有提及朝鲜核问题。报道称电话磋商是应美方要求举行,仅仅报道了确认加强中美关系的宗旨。可以看出,磋商中出现了中国不希望公开的内容。

 


   中国对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对朝鲜政策日趋感到担忧。与坚持等待朝鲜弃核这一姿态的奥巴马前政权相比,特朗普政府的强硬姿态更加明确。虽然对于无视抗议、坚持进行核试验与导弹开发的朝鲜日益不满,但对于可能导致彼此接壤的邻国出现混乱的措施,中国始终显示出难色。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2月22日的记者发布会上,再次强调了中国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问题这一立场。中国的基本方针是迫使朝鲜停止核开发,在稳定的朝鲜半岛局势下推进改革开放政策。内心应该是希望避免朝鲜半岛成为战场、朝鲜大量难民涌向中国这样的事态。

 

     不过,朝鲜劳动党委员长金正恩放弃核武器的可能性很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也表示,现状是朝鲜核试验与对朝制裁不断重复的恶性循环,承认陷入僵局。此前就有看法认为,如果朝鲜核开发取得进展、朝鲜半岛局势引发的危机感进一步加强,将出现接受弃核的领导人的“体制转换”这一选项。熟悉朝鲜的驻北京外交人士表示,“即使中美已经磋商也不足为奇”。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吉野直也 华盛顿、永井央纪  北京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