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庭对南海做出的首个判断在即
2016/06/13
“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反中菲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的协议”,中国在8日的声明中批评菲律宾提出仲裁,并明确表示:“在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上,中国不接受任何诉诸第三方的争端解决方式,不接受任何强加于中国的争端解决方案”。
![]() |
除菲律宾外,美国、东盟等一些国家也对中国的南沙群岛等海洋战略采取批评的态度。在6月7日闭幕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美国国务卿克里表示:“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活动感到担忧”,呼吁“根据法律的解决”。
与中国在东海有争夺的日本防长中谷元6月4日指出中国的行为是“挑衅根据国际法的国际秩序”。分为亲华派和反华派的东盟也开始出现批评中国的倾向,在最近的东盟外长会议上针对南海问题发表了“共有深切的担忧”、“确认了航行自由的重要性”的声明。
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与中国争夺领海主权的菲律宾为阻止中国,于2013年通知中国基于联合国海洋法条约提起国际仲裁。中国拒绝参加仲裁,但是该条约规定,即使对象国家不同意也可以作出裁决,因此仲裁人一直在海牙推进审议。最早将在6月做出仲裁,这将成为围绕南海的第一个国际判断。
菲律宾主张由于中国实效支配的美济礁等岩礁在涨潮时会被海水淹没,因此中国无法设定专属经济区(EEZ)。如果仲裁法庭认定该主张,将事实上承认中国实效支配、推进人工岛建设的岩礁位于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内,间接否认中国拥有主权。
菲律宾一直指责南海中国主张拥有主权的“九段线”缺乏法律依据。仲裁法庭在去年10月并未决定是否审理该项目,不过在做出的判断中,有可能提及九段线是否违法。
日美的外交相关人士认为“做出对菲律宾有利判决的可能性很大”。但由于仲裁法庭作出的判决不具有强制力和罚规,即使作出对中国不利的判决,中国也很可能不执行。南海作为中国的核心利益,预计中国不会马上停止强化在南海的海洋战略。
不过,如果形成了重视判决的国际舆论,中国强硬地主张对南海拥有主权将招致孤立。将左右今后主权问题走向的判决正受到各方的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佐竹实 马尼拉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