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叙利亚完成的3个目标
2016/03/16
在叙利亚郝梅明空军基地起飞回国的苏34战斗轰炸机(3月15日,叙利亚,TASS-KYODO) |
一名与克里姆林宫关系密切的中东问题专家透露,普京在2015年9月开始空袭时,大体上设定了3个目标。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是扶持对反对派处于劣势的阿萨德政府军,维持俄罗斯在中东唯一的军事基地,保护在叙利亚的权益。
空袭让阿萨德政权一下翻了身。支持反对派的美国也同意重启和平谈判,并允许阿萨德政权参加。美国在事实上改变了要求阿萨德立即下台的一贯主张,据美俄外交人士分析,“俄罗斯为维持影响力的环境营造工作取得了进展”。
作为空袭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凸显俄罗斯在中东问题上的重要性,突破美国因乌克兰问题构建的对俄包围网。俄罗斯希望降低美欧对乌克兰问题的优先度,达到放宽对俄制裁的目的。
该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3月10日出版的《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上刊登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采访。奥巴马指出,即使美欧对俄态度强硬,也难以改变其乌克兰政策。从中可以看出,奥巴马认为乌克兰问题并未重要到需要美国动用军事力量解决。
第3个目的是削弱“伊斯兰国”(IS)等敌视俄罗斯的恐怖主义势力。这一目的也取得了进展。据俄罗斯国防部透露,已消灭了2000多名加入IS等极端组织的俄罗斯籍恐怖分子。降低了极端分子回到本国发动恐怖袭击的风险。
普京政权在财政方面希望避免作战的长期化。实施空袭平均每天要花费400万美元。俄罗斯主要出口产品原油的价格不断走低让国内削减军费的呼声升高,俄罗斯已没有余力无限期的在外作战。
俄罗斯的空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为维持在叙军事影响力留了后手。在50多架战机和直升机组成的驻叙空军中,此次的撤退仅限于主要部队,将分阶段推进。俄罗斯军队将以监视停战和打击IS的名义,维持驻叙基地以及保留部分空军战力。来自本土的远程轰炸机仍有可能继续发动空袭。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田中孝幸 莫斯科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