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的国境在“消失”
2014/01/06
制造业先行一步
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郊外,下午,一列共有26节车厢的货运火车缓缓驶出。这是日本通运在马来亚铁路使用货运火车“B-K1600”第一次运输货物。装载的货物大部分为本田在马来西亚工厂生产的树脂零部件。火车行驶约1600公里,将货物运往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本田工厂,用于组装整车。
![]() |
日通使用火车运输货物,应对物流需求增长(吉隆坡郊外) |
为了提高东盟国家的经济活力,从1990年代开始东盟一直在分阶段下调区域内关税。虽然保留了通关手续,但是2010年泰国和马来西亚等6国之间已经基本废除了相互的关税。
2015年底的东盟经济共同体启动后,后加盟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也将废除大部分物品的区域内关税。而到2018年区域内的所有关税都将被废除。
受益于贸易自由化,本田等制造业企业可以像在一个国家内布局一样在东盟各国建设生产基地。在制造业,类似的生产分工正不断扩大。2012年的区域贸易总额达6100亿美元,相比2009年增加了60%,支撑起了东盟的经济增长。
区域内GDP翻番
![]() |
着眼于东盟经济共同体,企业也开始进军新的生产领域。在泰国国境对面,老挝中部的沙湾拿吉。尼康的工厂已于10月份投产,尼康将单反相机的部分生产工序从泰国转移至此。
丰田纺织也正在建设生产汽车座椅套的工厂,计划2014年4月开始生产。新工厂距离曼谷近郊的工业园区只有几小时车程。
先于东盟经济共同体,泰国、老挝和越南3国已经于2009年之前缔结了协定。老挝的卡车可以在西邻泰国和东邻越南之间自由穿行。只要是在老挝注册的运输业者,就无需在国境重新卸装货物。日本的大型物流企业日新已开始利用这一制度,推出了横跨泰老越三国的运输服务。
东盟当地企业也将有所行动。从事汽车制造等业务的马来西亚企业“UMW控股”的首席执行官希沙姆•瓦济尔(Hisham Wazir)表示“东盟经济共同体启动后市场将会扩大,正在为进入老挝和柬埔寨做准备”。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