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价两极分化:商品涨、服务跌

2022/07/26


       在日本,物价的两极分化变得明显。6月的消费者物价当中,食品等商品同比上涨4.9%,而运输和娱乐等服务则下降0.3%。连续14个月出现涨跌分化。从商品的通货膨胀来看,资源价格走高带来的进口价格上升直接产生影响。而服务价格的低迷则明确体现出日本国内需求低迷和工资增长乏力等根深蒂固的通货紧缩压力。

 

 

       从日本总务省日前发布的6月物价涨幅来看,综合幅度为2.4%,连续3个月超过2%。持续上涨的能源整体上涨16.5%。电费上涨18.0%,汽油上涨12.2%,城市燃气费上涨21.9%,均维持2位数的上涨。食品整体上涨3.7%,生鲜食品上涨6.5%。

 

       从推高物价整体的贡献度来看,能源为1.23个百分点,食品为0.97个百分点。加起来占到6月物价涨幅的9成。

 

东京的加油站

  

       这些上涨趋势突出的品类在物价领域被归类为“商品”。能源和食品的海外依赖度较高,价格容易受国际行情和汇率的影响。目前的资源价格走高和日元贬值成为通货膨胀压力。从商品整体来看,涨幅在资源价格走高加速的2021年秋季超过3%,最近35月超过5%。

 

       形成对照的是,统计上的比重与商品基本平分秋色的“服务”的价格持续低迷。6月下跌0.3%,连续16个月处于负值区间。只有面临原料涨价的餐饮(2.7%)等部分行业明显上涨。

 

       通信和文化娱乐相关服务下跌5.0%。移动通信企业下调通信费的动向告一段落后仍存在影响。日常的理发开支(0.6%)、高尔夫练习费用(0.4%)和按摩费用(0.6%)等的上升也没有达到足以推动服务物价整体上涨的势头。

 

       从发达国家来看,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动向的两极分化也是日本特有的现象。6月,美国物价涨幅整体上达到9.1%,如果仅限于服务则上涨6.2%,维持较高涨幅。欧元区整体上涨8.6%,服务上涨3.4%。

 


 

       在日本,服务物价难以上涨的背景在于工资上升迟缓。可以说是维持了企业避免涨价、而是通过降低成本(人工费)来赚钱的趋势。服务业一般属于劳动密集型,存在人工费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较高的结构。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计,显示工资动向的“单位劳动成本”方面,日本2022年将与上年持平。另一方面,经合组织预计美国上涨7.4%,德国上涨3.8%,日本加薪势头与之存在显著差异。

 

       日本调查公司帝国DataBank6月调查显示,在制造业,回答称已实施和计划实施涨价的比例达到79.9%。但旅馆、美容美发、娱乐和软件等的服务业仅为39.2%。从“想涨价但做不到”的回答来看,服务业为25.3%,高于制造业的11.5%。

 

       服务业也面临能源成本增大等影响,物价上升压力正在提高,这一点如出一辙。如果未能加薪而先行涨价,家庭的购买力将下降,成为经济的包袱。

 

       在成本提高的环境下,如果企业无法做到稳定增长、持续加薪,日本经济的影响力还将继续下降。要创造具有竞争力的附加值高的服务,需要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支援技能再教育等“对人才的投资”日趋重要。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