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是否值得期待?
2013/12/20
针对澳大利亚英语开展调查的澳大利亚国家辞典中心将“比特币(bitcoin)”这个单词选为“2013年的代表性词语”。这是因为,在产品和服务的货款结算过程中使用比特币的人正在急剧增加。
引起各国央行关注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银)行长格兰•斯蒂文斯对当地媒体表示,“虽然还处于努力了解的阶段,但的确很能激起人们的兴趣”。
![]() |
被用于互联网结算的比特币,其发行总额按时价计算已在90亿美元左右。比特币无需通过金融机构即可汇到全世界的任何地方,几乎不需要支付手续费。
美国乔治亚州的BitPay公司经营的结算网络,已有全世界超过1万4000家零售商加盟。除了个人电脑、户外用品和服装之外,飞机票和送货上门的比萨饼也可以用比特币购买。据称,英国维珍集团(Virgin Group)旗下的太空旅行公司也接受比特币支付。
此外,比特币还可以在专业的交易所兑换为美元和日元等流通货币。居住在纽约的丹尼尔•李(音译)在向居住在韩国的妹妹汇款时会使用比特币。据称,与银行转账不同,使用比特币不但手续费低廉,而且“还能在收款地以需要的币种取出需要的金额,因此很具有吸引力”。
投机资本流入
虽然比特币正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普及,但与流通货币不同,还没有通过央行调节其流通量的机制。除了互联网结算的需求之外,投机资金也流入了比特币市场。
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专业交易所Mt.Gox,截止12月17日的交易价格为1比特币兑760美元左右。而11月初只为210美元左右的价格,到当月下旬就创出了约1240美元的历史高点。虽然之后比特币的价格回落,但与今年年初相比,最近的交易价格却然膨胀至约60倍。
最初仅是一部分有限人群将其当做“货币”使用的比特币,如今却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成为这一契机的是今年3月发生的塞浦路斯金融危机。当时,面临金融危机的塞浦路斯政府,要求在银行存款的人也承担责任,实施了罕见的“存款减记”。结果导致银行存款受到保护的常识被破坏。
进入11月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写有,“如果形成安全而有效的系统,从长期来看值得期待”等内容的书信被曝光,之后华尔街的投资者开始将资金投向比特币。
比特币的世界普及,反映出了人们对受国境和监管束缚的现有金融体制的怀疑。
中国也是比特币使用迅速扩大的国家之一。虽然可用比特币进行支付的餐饮店等仍然很少,但据称最近中国大约占到了世界交易总额的一半。在中国,人民币和外汇无法自由兑换,向国外投资也受到限制。因此,以投机为目的购买比特币的现象出现过热。
比特币之所以受到热捧,还有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日美欧启动货币宽松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日美欧向市场注入了大量资金,对经济构成了支撑,但也带来了货币价值可能被稀释的风险。在这一点上,具有稀缺价值的比特币近似于黄金和原油等实物资产。
由于各国政府和央行并未介入比特币交易,比特币作为结算手段并未获得法律支持,所以也面临风险。
![]() |
负责货币与比特币兑换的是民间的专业交易所。如果其经营陷入困难,将会产生无法将比特币换回流通货币的风险。与此同时,将比特币用于非法交易和洗钱等行为的可能性也不容忽视。美国纽约州已经开始讨论引入交易时进行身份确认的制度。
认识“比特币”
提到互联网上的结算手段,一般会联想到信用卡和电子货币。但是,比特币却不仅只是将各种货币做数字化处理,其自身也拥有作为资产的价值。这就其主要特征。
在专业交易所进行兑换
如果要使用比特币,首先需要在互联网上开设相当于“钱包”的账户。然后,在为数众多的专业交易所中的任何一家用自己的美元或日元购买比特币。也可以作为与网上商品等值的货款等获得比特币。
![]() |
复杂的加密技术
比特币可以说是在互联网上四处流动的一种“数字代码”。其创始人是一位署名Nakamoto Satoshi的身份不明的工程师。而对这一系统进行管理的则是分散于各国的匿名技术人员。
复杂的加密技术使得比特币难以被复制,而这种稀缺性则带来了它作为资产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比特币更接近于“黄金”,而不是货币。
比特币不受各国金融监管的束缚,中央银行的控制也不起作用。以流通货币为例,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流通量来维持其价值。但比特币则由程序决定了流通量的上限。一般而言,购买比特币的人越多,其价值就会越高。
虽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但如果利用技术破解其复杂的计算方法,就能自己创造出比特币。这与自己从地下挖出黄金非常相似。因此专家将这项工作称为“挖矿”。
洗钱问题的温床
由于可在互联网上自由流动,比特币可以到达全世界任何地方。而且不通过银行渠道,所以基本无需支付手续费。比特币可以说是全球化时代特有的结算手段。但正是这一特殊性,使其可能成为非法交易或洗钱的温床。目前,一般的网络结算和投资是其主流,不过据相关人士表示,“以前经常被用于地下组织的毒品和手枪交易”。此外,还有专家指出了通过比特币传播计算机病毒的问题。
(荫山道子 纽约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