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金时隔2年减少,风险资产遇逆风
2022/08/22
随着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扩大而持续膨胀的资金已开始减少。原因是,在全世界通货膨胀成为课题,各国已开始通过结束应对新冠疫情的资金支援、增税和货币紧缩来回笼资金。资金的收缩有可能成为新冠疫情后价格持续走高的股票和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的拐点。
![]()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显示,经合组织成员国企业和家庭持有的现金和普通存款等可随时使用的货币、即“M1”在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2022年4月时隔2年转为减少。随后的5月也出现减少。连续2个月减少是1980年以后首次。
在新冠疫情前后,M1的总量增至3倍以上。最主要原因是各国的财政政策。鉴于经济活动的停滞,通过维持就业和失业救济金等现金发放与无利息贷款等向实体经济注入的资金出现激增。另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和日本银行等央行实施的量化货币宽松也做出贡献。
目前资金之所以开始减少,是因为各国正在加快遏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除了受疫情导致的供应制约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充裕的资金。欧美各国不断结束疫情下的对企业资金支援,同时随着经济活动的重启,工资维持增加趋势,所得税等正在增加,正在推动资金的吸收。16日通过的《美国支出和收入法》将对大企业征收企业税的最低税率。该法将对借助抵税等措施遏制实际税率的企业增税,这也将导致资金的减少。
![]() |
资料图 |
各国央行的加息和量化紧缩(QT)具有让银行信贷增加资金的“信用创造”放缓这一效果。如果银行的贷款利率随着基准利率的提高而提高,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门槛将随之提高。美联储自9月起将所持资产的压缩速度提高为2倍也将产生影响。
有分析认为“M2”(M1加上定期存款等)仍在增加。不过,在美国,剔除物价影响的“实际M2”6月比上月减少1.4%,创出1973年8月以来、时隔48年的最大降幅。越是广义的资金,加以吸收越需要较长时间。可以说发达国家的M1减少,将是今后出现的资金全面减少的第一步。
今后的焦点是对风险资产的影响。资金的膨胀一直推动风险资产的上涨。典型案例是美国的“抱团股”炒作。通过失业救济金等获得资金的一部分个人和企业涌向美国游戏零售商GameStop等小盘股。GameStop股价在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底比2017年底下跌66%,但在新冠疫情后的2021年底相比2019年底涨至24倍。
![]() |
另外,美国投资公司方舟投资管理(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大量配置高科技股的主力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也在疫情后上涨了89%。疫情后价格涨至6倍的比特币等加密资产(虚拟货币)也是疫情下的代表性投资对象。
日本瑞穗银行的首席市场经济学家唐镰大辅指出“资金收缩有可能成为价格在疫情下走高的风险资产的拐点。目前,原油等商品价格走弱,除了实际需求的减少之外,还有可能体现出资金整体的收缩”。
“强劲的美国经济正在面临物价高涨和美联储量化紧缩等史无前例的逆风”,美国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显示出危机感。在此前支撑股票和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的资金正在转为减少的目前,市场的警惕感将持续加强。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佐伯辽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