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购买的日本国债在增加
2020/10/09
中国购买的日本国债正在迅速增加。超过1年的中长期债券的净买入量4~7月达到约1.4万亿日元,是上年同期的3.6倍。由于货币宽松的长期化,预计美国国债的低收益率将持续。在此背景下,对于按美元计价的收益率高于美国国债的日本国债,中国正在增加投资。中国通过外汇储备持有大量美元,日本国债也成为了中国的投资对象。
根据日本财务省和日本银行的统计数据,观察各国和地区的中长期债买卖动向,中国的净买入量在新冠疫情影响显现的2020年度持续增加。作为最新数据,7月的净买入量达到7239亿日元,创出2017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 |
中国4~7月的累计净买入量达到1.4614万亿日元,规模仅次于美国(2.77万亿日元)。同比增长率与美国的约3成相比明显更高。欧洲则为净卖出3万亿日元,作为日本国债的买方,中国的存在感正在提高。
“中国有可能正在将外汇储备的部分美元投向日本国债”,摩根士丹利MUFG证券的杉崎弘一如此指出。
中国除了通过出口获利之外,抛售人民币、买入美元的干预措施也一直促使外汇储备膨胀。截至8月底的外汇储备达到3.1646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美元计价资产。
在新冠疫情扩大加剧的2020年春季以后,国际金融市场维持着美元提供者占据优势的状况。
![]() |
日本的10年期国债的名义收益率目前几乎为0%,但摩根士丹利的统计显示,如果考虑将美元兑换为日元之际的溢价利率,收益率则达到约1.2%。高于美国的10年国债收益率(约0.7%)。
疫情爆发后,两者的收益率之差迅速扩大,目前出现萎缩。但仍徘徊在0.54~0.59%,处在与2017年上半年持平的高水平。
中国投资者在截至2017年5月的半年时间内净买入约3万亿日元的日本中长期债。有分析认为,此次也是着眼于按美元计价的日本国债的相对“高收益率”而买入。此外,还能看到中国的美国国债持有余额呈现减少态势,资金正在从美国国债转向日本国债。
野村证券的松泽中认为,“中国为了抑制人民币升值,有可能正在增持日元计价资产”。人民币汇率与由美元、欧元和日元等构成的“一篮子货币”挂钩。中国经济较早地从疫情中复苏,更易面临货币升值压力,但如果抛售人民币、购买日元计价的日本国债,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人民币升值。
中国对日本中长期债的持有余额截至2019年底约为9.4万亿日元。占海外投资者整体的8%。由于目前中国净买入的加速,进一步扩大余额和份额的可能性很高。
在日本的债券市场,日本银行实施引导长期利率降至0%的货币宽松政策,目前的利率动向稳定。不过从长远来看,以中国为代表的海外投资者的国债持有份额呈现增加态势。由于中美摩擦等国际政治和经济局势的影响,利率变动加大的风险也在提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