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版《通商白皮书》30%的内容写中国
2018/07/10
日本政府7月10日向内阁会议提交了2018年版《通商白皮书》。内容提及通过大规模补贴和基金等国家主导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中国,显示出继钢铁之后,半导体行业也可能出现过剩产能的担忧。另一方面,该白皮书提及因本国至上主义而与各国发生摩擦的美国的内容有限。此举也有希望避免对7月下旬举行的日美部长级贸易磋商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日本《通商白皮书》自1949年起每年发布,今年是第70次。在不含索引等的全部324页中,题为“迅速变化的中国经济”的项目达到87页,而中国被视为“震源”的过剩产能问题达到11页,有关中国的内容占到白皮书整体的3成,合计达到98页。
![]() |
图为2017年版的日本《通商白皮书》(资料图) |
关于成为贸易战开端的钢铁过剩产能问题,该白皮书将2001年至2016年分为3个期间加以分析,(1)截至2005年,国有银行向钢铁企业积极提供贷款,增强了产能;(2)2006~2015年受利润率下降影响,政府扩大补贴;(3)自2016年起受到各国的批评,开始削减产能。
在此基础上,白皮书指出“过多且低利率贷款增加了产能”、“政府补贴在事实上成为企业填补亏空的举措和盈利性低的企业的续命措施”。
针对半导体行业,白皮书表示有可能继钢铁之后出现过剩产能。中国政府将半导体产业定位为重点领域,通过相当于15万亿日元规模的主权财富基金扶持企业。白皮书表示“与2001~2005年的钢铁行业类似”,加强了警惕。
同时白皮书还分析认为,中国在世界上的存在感进一步提高。例如,2017年最大进口来源国是中国的国家达到57个,占全球的3成,与只有朝鲜1国的2000年相比大幅增加,与居第2位的美国(28国)拉开了近2倍的差距。日本2000年对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韩国等来说是最大进口来源国,但目前已全部被中国取代。
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也增至世界最大,达到375万亿日元,同时对风险企业投资金额达到2.2万亿日元,仅次于美国,白皮书表示“日本企业商机巨大”。
另一方面,该白皮书提及迈向保护主义的美国的内容仅为短短30页。主要提及2017年2月以后的日美首脑会谈和日美经济对话,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以日本为对象启动钢铁和铝制品的进口限制一事,纳入了“未将日本排除在外令人极为遗憾”这一经济产业相世耕弘成的谈话,但完全没有关于特朗普正在讨论的汽车额外关税的内容。日本经济产业省表示,“在撰写时间上来不及”,但4月中旬特朗普就已暗示提高关税,5月下旬启动了开征的讨论。政府相关人士有观点认为,“不希望因多余内容过度刺激美国”,显示出对美国的“揣度”。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古贺雄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