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经济学的狂热能否改变印度
2014/08/28
乔希的老家位于印度西部拉吉拉特邦阿美达巴德的近郊。当地修建了宽阔的公路,到处都在建设高层住宅。虽然大街上仍有三轮摩托车和牛来来往往,但曾经的乡村小镇这10多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发展成一座现代都市。
莫迪当政引发的狂热
“古吉拉特邦模式”作为经济增长模式的典范,受到了全球关注。这是因为引领该邦实现惊人发展的正是5月26日出任印度新总理的纳伦德拉·莫迪。人们期待,莫迪如果在国家层面上坚决推行与之类似的改革,印度定会成为真正的大国。
![]() |
莫迪的手腕引发了世界的关注 |
作为印度人民党的灵魂人物,莫迪率领该党在春季的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时隔30年确立了单独掌握过半数席位的政权,因此民众、企业和市场也都受到鼓舞。
“以5月的参议院选举开票为开端,消费者心理明显向积极方向转变”,印度最大的汽车厂商Maruti Suzuki的鲇川坚一社长如此表示。5月印度国内的乘用车销量时隔9个月转为同比出现增长,目前也依然表现坚挺。
市场也对拥有商业感觉的政府成立感到好感。在开票日之后,印度股指SENSEX已17次刷新最高值。汇丰银行(HSBC)的印度高管达柏(音译)自信地说:“下半年势头将进一步增强”。
印度是拥有12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并且24岁以下的年轻人口占一半左右,劳动力资源丰富。拥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却一直发展滞后的原因在于,政权基础脆弱、官僚机构僵硬和贪污现象横行阻碍了经济增长。但是高举改革旗帜的新政权上台后风气不断发生变化。嗅到商机的外国政府和企业也开始投入积极行动。
![]() |
各国都想分享印度发展的果实
各国政府也加紧采取行动。为强化与印度的经济关系,澳大利亚显示出了解禁对印度铀出口的姿态。以默许宗教暴力为由一直与莫迪关系冷淡的美国也派出重量级人物国务卿克里等访问印度,着手改善关系。
日本将于8月31日迎接莫迪的到访,成为莫迪最先访问的发达国家。川崎重工业和东日本旅客铁道等铁路基础设施相关企业将致力于向印度推销新干线。
印度商工部副部长Amitabh Kant表示,各国纷纷向印度示好。为了分享印度高速经济增长的果实,各国展开了竞争。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