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访问沙特无功而返?
2022/07/18
美国总统拜登7月15日在沙特阿拉伯与国王萨勒曼和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等人举行会谈,希望该国增产因俄乌冲突而维持价格波动的原油。但在此次会谈中,并未透露具体的增产方针,在市场上,原油行情上升。拜登在会谈后表示,期待在今后数周采取推动增产的“追加措施”,但在市场上,认为难以推动沙特大幅增产的观点正在加强。
纽约市场的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原油期货15日一度涨至每桶99.03美元,逼近100美元大关。相比前一日创出的90.56美元这一2月下旬以来低点上涨9.4%,大幅反弹。
![]() |
对于面临11月的美国中期选举、不得不应对汽油涨价的拜登来说,此次出访中东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推动以沙特为代表的产油国作出增产的承诺。拜登在会谈后表示,为了增加供应“已竭尽全力”,并表示“沙特方面也理解问题的紧急性,期待根据我们的讨论,在数周内采取追加措施”。
但在这一天沙特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石油供应量的增加,仅称两国“再次确认了旨在稳定世界能源市场的决心”。
焦点是沙特的原油增产,但沙特政府一直重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俄罗斯等未加盟产油国组建的“欧佩克+”的协调。被认为对于在框架之外单独增产持消极态度。在这种背景下,市场的关注焦点将转向8月3日召开的欧佩克+会议是否敲定进一步增产,但在市场上,对增产的怀疑论调根深蒂固。
![]() |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欢迎美国总统拜登(7月15日) |
原因之一是中东产油国的增产能力有限。保留增产能力的国家事实上只有沙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这2个。但是,由于此前的分阶段增产,沙特的8月生产目标为每日1100万桶,处于历史性高水平。虽然沙特和阿联酋的余力截至8月达到每日220万桶,但由于原油枯竭将提前等原因,对于进一步增产持消极态度。
目前,世界经济的衰退风险加强,认为原油需求增长乏力的看法正在加强,这成为产油国不愿增产的主要原因。IEA于13日发布的月报显示,2022年4~6月的原油供求已转为每日110万桶的供过于求。同时还下调了2022年和2023年的需求预期,提出了今后维持供过于求的展望。
原油行情也体现这种预期的变化,目前转为下跌态势。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机构(JOGMEC)的首席经济学家野神隆之指出,“如果在出现需求隐忧的背景下启动大幅增产,有可能招致原油暴跌导致的国家收入减少,产油国不得不慎重”。
此外,俄罗斯的供应减少低于当初预期。这也是供过于求的原因之一。6月的产量为每日1106万桶(包括伴生气等),比上月增加近50万桶。与俄乌冲突前相比仅减少逾30万桶。背景是欧美等启动俄罗斯产原油的禁运,但中国和印度正在采购俄罗斯产原油。
当然,IEA预测认为,今后随着禁运的效果加强,到2023年俄罗斯的总供应量将比目前下降2成左右。以后有可能再次出现供应短缺。市场的稳定离不开以欧佩克为代表的各国的增产,美国也看到这一点,正在敦促各国增产。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浜美佐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