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澳印将为确保稀土展开合作
2021/03/12
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4国将在确保稀土方面展开合作。4国将共享生产技术和开发资金,还将联手制定国际规则。稀土是高性能马达和蓄电池等不可或的材料,中国在产量上掌握6成的全球份额。
![]() |
中国在稀土产量上掌握6成的全球份额(kyodo) |
关于稀土,用于纯电动汽车(EV)马达的钕和镝等,在供应方面依赖中国的物质很多。包括风力发电在内,对于与“去碳化”相关的各类产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材料。稀土还被应用于战斗机和导弹防御系统等国防领域。
中国基本垄断土壤污染等环境负荷较重的稀土类物质的分离和冶炼工序。美国也在中国冶炼本国产矿石,其进口的8成产品来自中国。
![]() |
2010年,中国在事实上停止了对日本的出口。一部分稀土的单价高涨至约9倍,市场和企业都受到影响。随后,日本将供应企业扩大至越南等,对中国的依赖从2009年的9成降至6成。本田携手日本大同特殊钢公司开发了面向混合动力车(HV)马达的不使用镝的磁铁,日本电产也开发出了不需要稀土的马达技术。
2月24日,美国拜登政权签署了在4个重要品类上调整供应链的总统令。列举了半导体、高容量电池、医药品和重要矿物,提出在100天以内携手同盟国出台对策。
第一轮措施正是在稀土领域与日澳印的合作。4国首脑3月12日在线上举行磋商,确认分散供应链的必要性。将通过事务级官员启动具体政策的协商。
核心措施之一将是讨论冶炼技术。稀土矿脉包含放射性物质的情况很多。4国将探索不易排放放射性废弃物、低成本的冶炼方法。
还存在向开采和冶炼提供银团贷款的方案。美国政府将支援在美国处理澳大利亚产矿石的计划,日本也在讨论参与。将在资金方面推动中国以外国家的项目。
国际能源署(IEA)力争制定能抑制中国实施出口管制的规则。讨论制定让各国汇报储备量的规定。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统计,中国截至前一段时间在产量上仍具有9成左右的份额,但随着加强危机感的美澳增产,到2020年降至58%。一方面,美国占16%,澳大利亚占7%。印度在储量上拥有6%的份额,日本在进口量上排在世界第3位。由于中印边境局势等,4国携手的姿态正在加强。
三菱UFJ研究咨询公司的高级主任研究员清水孝太郎表示“(成为纯电动汽车磁铁的原料的)铽和镝等难以从中国以外采购”。并非仅凭日美澳印就能打造完整的供应链。合作似乎是希望让中国改变应对方式变得重要。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