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国际价格行情在疫情下走高

2021/01/12


       受新冠疫情影响,新兴国家无法确保足够的劳动者,导致农产品和工业材料的国际行情高涨。跨境人员流动受到限制,收获棕榈油和天然橡胶等此前主要依赖周边国家务工人员的工作延迟。供给量跟不上市场需求。在疫情再次扩大的背景下,供给有可能会更加迟缓。

 

       从用于油炸食品和人造黄油的棕榈油的行情来看,作为国际指标的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主力合约)一直徘徊在每吨3830林吉特(约合人民币6150元)附近。这一价格是20205月上旬低点的约2倍,为20112月以后10年来的高点附近。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供应量占全球的约9成。马来西亚的棕榈农场67成的劳动者是来自孟加拉国、柬埔寨、菲律宾等的外国人。马来西亚的人口推算数据显示,2020年外国人数量约为296万人,比2019年减少5.9%。据分析外国人中有三分之二是务工人员,其减少似乎对2020年棕榈油供应量产生了影响。

 

       “在棕榈农场,务工人员在4月开始的增产期返回本国,其影响一直在持续”(一家炼油企业)。马来西亚棕榈油局的数据显示,202011月该国的产量约为149万吨,降至3月以来的低水平。但需求方面,经济复苏的中国等国家十分旺盛。有观点认为,“到(2021年)初春之前供求会一直紧张”(炼油企业)。

 

在马来西亚,外国劳动者短缺给棕榈油生产带来影响(reuters)

 

       从汽车轮胎使用的天然橡胶的行情来看,作为指标的大阪交易所天然橡胶期货(RSS,远期合约)于202010月达到了3年零8个月以来的高水平。之后也一直徘徊在高点附近。

 


 

       在天然橡胶最大生产国泰国,北部农场的劳动者大多来自老挝和柬埔寨,当前人手短缺的情况仍在持续。据主要生产国组成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推算,2020年全球产量为1260万吨,比2019年减少9%。产量低于同比下滑7%的需求量(1281万吨),陷入供应不足的局面。

 

 

       工业材料领域也存在疫情下需求减少导致企业裁员和待遇恶化、引起行情震荡的情况。

 

       在建筑工程中凝固混凝土时使用的成型组合模板方面,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工厂自2020年春季以后因疫情下减产而解雇了工人。由于生产停滞,对日本的出口减少。对日价格上涨,日本国内的流通价格也时隔大约2年出现上涨。“虽然日本的住宅动工情况低迷,需求不大,但库存早已消化殆尽”(批发商)。

 

       发电用煤炭方面,疫情下大型资源供应商的业绩低迷,哥伦比亚的矿山与工人的薪资谈判陷入僵局。约5千名工人到202011月为止进行了3个月的罢工,导致供求紧张。作为价格指标的澳大利亚产燃煤的现货价格为180美元左右,比2020年夏季高出约7成。

 

       商品行情正在波动。原油和金属受新冠感染人数增减所引发的经济波动的左右,以货币宽松为背景的资金也将流入。有的谷物品类由于不良天气的影响,价格处于高位。在此背景下,农产品和工业材料的行情又受到疫情下人员移动限制和物流停滞影响。

 

       最近,泰国及马来西亚等地新冠感染者增加,入境及国内移动的限制加强。伊藤忠综研的主任研究员高桥尚太郎针对严重依赖外国劳动者的产业指出,“生产方面受到的制约有可能增强”。能否消除供应停滞的局面尚存在不确定性。

 

       而另一方面,如果中国及发达国家等疫情蔓延,农产品等的需求会受到抑制。不过,需求国大多采取在控制疫情的同时尽可能不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有观点认为不会发生像2020年春季那样的需求骤减的情况,由此可见,农产品等的行情可能会继续居高不下。关键在于能否在兼顾防疫和经济的情况下保持供需平衡。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