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属面临供应短缺风险
2020/05/27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大的影响,智能手机和纯电动汽车(EV)不可缺少的锂离子电池发生短缺的可能性出现。作为用于电池正极材料的钴等稀有金属的主要生产地,非洲和南美实施的矿山停工和边境封锁使得供给出现隐忧。虽然现阶段市场库存并未陷入紧张,但如果这一趋势长期化,供应短缺风险将提高。各相关公司已采取增加库存等应对举措。
![]() |
丰田通商等出资的锂提炼工厂(阿根廷的奥拉罗斯盐沼)(C)OROCOBRE all rights reserved. |
“物流的正常化或需要较长时间”,大量经销钴等稀有金属的日资大型商社的负责人如此表示。
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钴产量占世界的约6成。由于新冠疫情扩大,非洲各国封锁边境,生产和流通明显停滞。
在刚果开采的钴经由南非出口,但南非的矿山分析师表示,“包括来自赞比亚的产品在内,没有卡车来拖”。
![]() |
丰田通商在阿根廷的奥拉罗斯盐沼,涉足主要成为车载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的锂提炼业务。该国自3月起通过总统令禁止外出,生产一度停止。4月重启了生产,但受外出限制等影响,出货作业的一部分仍受影响。22日发生第9次债务违约,经济状况的恶化也令人担忧。
钴和锂是电池核心零部件不可缺少的原料。使用钴的正极材料对于稳定电池的温度来说至关重要。由于智能手机和纯电动车(EV)的市场扩大,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持续扩大,另一方面,原料的供给来源有限。
眼下,由于新冠疫情的扩大,全球经济活动停滞,这些稀有金属出现供应过剩迹象。
欧洲市场上钴的现货价格在5月中旬为每磅15.3美元左右,比2月份创下的高点便宜一成。中国国内锂的价格为每吨4.5万元左右,处于比上年同月便宜4成的水平。
比供给停滞更严重的需求不稳定似乎正在压低行情。中国的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4月份销售7万辆,同比减少27%。市场普遍认为,由于经济减速,比普通汽油车更贵的纯电动汽车的购买意愿降温
尽管如此,近来新兴市场国的新增确诊人数正在超过发达国家。如果供应停滞的局面趋于长期化,“无法确保必要数量”(JX金属)的担忧会不断发酵,已有企业开始采取自卫性行动。
面向汽车生产车载电池的远景AESC集团(神奈川县座间市)对于采购钴等稀有金属,在与商社的合同中写入“应确保3个月的库存”。该公司把新冠疫情而导致采购形势不明朗的情形考虑进去,要求商社在4月之前还能从非洲和南美采购时“希望确保库存”。该公司高管表示,到4月底“已经确保了库存”。
某大型电子零部件企业的高管也透露“已经听到供应将会趋紧的预测,正在确保库存”。
也有企业开始自主加工和回收再利用。日本住友金属矿山在东南亚等地冶炼厂里利用矿石生产钴的中间产品,然后在日本加工成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材料。该公司2019年还开发出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钴的技术。
在新冠疫情蔓延到全球、不可能迅速平息的情况下,企业忙于应对稀有金属供应的局面似乎还要持续下去。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川上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