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缓和提振铜价 能否全面复苏有待观察

2019/12/17


   被认为能反映全球经济的铜行情在最近迅速上升。由于中美两国就缓和加征关税等达成协议,中国11月的进口量增加。成为国际指标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3个月期货在12月13日一度涨至每吨6216美元,创出了7个月以来高点。铜价是否果真能走出去年以来的低迷,迎来触底呢?

 

  

  铜行情之所以能够灵敏地反映出全球经济的变化,是因为铜被广泛用于电力基础设施、家电产品和汽车零部件等领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铜的行情水涨船高,到2011年创出1.019万美元的历史最高点。

 

  2008年雷曼危机时一度跌破3000美元大关的铜行情实现V字复苏,得益于中国政府推出的4万亿元规模的经济刺激举措,需求再次扩大。中国占到全球每年2300万吨左右的铜需求的5成。铜行情体现的一半是中国经济,因此具有预测中国经济走势的“铜博士(Doctor Copper)”称号。

 

  

  自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变得激烈以来,铜价走势低迷。与2018年高点的7348美元(6月)相比,2019年的高点仅为4月的6608美元左右。夏季以后只要略微高于6000美元就会回落。中国经济的疲软还波及东南亚各国,导致汽车零部件等的需求放缓。


 

  关于作为原料的铜矿石供给,隐忧正在加强。在主产国智利,以学生对地铁涨价的抗议活动为契机,10月以后反政府游行扩大,治安恶化。

 

  多个矿山和港口参加罢工,开始给矿石的供货产生影响。在秘鲁,2019年夏季以后,由于道路封锁等原因,矿石供给出现混乱。但是,三菱UFJ研究咨询公司的主任研究员芥田知至指出,“铜行情的走势比原油更不容乐观”。

 

  自年初至11月底之间,美国原油期货(近期合约交易)上涨逾20%,欧洲的布伦特期货也上涨约15%。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3个月铜期货11月最低点为每吨5800美元左右,比年初下跌约100美元。背景是世界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的经济相对保持坚挺。

 

  

  铜行情在最近一周迅速上涨。在突破6000美元之后加快上涨速度,还超过了7月的高点(6170美元左右)。契机是进入2019年后大多同比下降的中国铜进口量在11月出现激增。还迎来中美就缓和贸易摩擦达成协议的观测。

 

  主导行情迅速复苏的是投机资金的回归。这意味着全球经济暂时避免了减速进一步加剧的事态。

 

  但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能否恢复强劲势头,依然不明朗。芥田认为,“目前出现了中国的铜进口和铜消费复苏的迹象,但有可能是担忧中美摩擦激化,抢搭末班车性质的生产活动暂时推高了需求。局势仍难以判断”。

 

  虽然快速复苏,但与4月的高点仍有距离。如果成功突破,情况或将明显改变,但如果上涨乏力,“铜博士”的诊断结果将是“仍然不能保持乐观的局面”。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志田富雄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