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底高浓度稀土只有2~4米深
2014/11/25
![]() |
10月15~29日,对位于南鸟岛南方约250公里的专属经济区(EEZ)的海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高浓度稀土泥分布广泛,在西侧海域分布于距离海底面较近、易于开采的位置。过去曾被认为多分布于比10米更深的位置。
2015年春季以后,还将在剩下的海域推进详细调查。调查能否在100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实现商业化。加藤教表示,“日本1年的使用量在该海域或许只需1平方公里即可获得”。
![]() |
此外,日本产业界正在通过削减使用量和彻底推进回收利用等举措来应对难题。
日本政府去年制订了作为海洋政策指针的海洋基本计划,提出将海底稀土泥开采作为目标之一。而要开发海底的稀土,需要从海面的船舶上沉下长长的管子将泥吸上来。开采超过5000米的深海海底资源在过去从来没有先例。
很多研究人员认为,利用现有技术,开采是可行的。以东京大学加藤泰浩教授和三井海洋开发为中心的财团正在研究利用管子向海底泥送入空气、然后将其吸附上来的“气升”技术等。
海上技术安全研究所的专家研讨会分析称,即使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每天能开采的包含稀土的深海海底泥也将达到约1300吨。如果每年工作200天,将可以获得3600吨稀土,相当于日本去年进口量的大约4分之1。
稀土的实际价格相比前一段时间出现了大幅回落。降低开采成本将成为今后的重要课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