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日本销售额7连涨,但有短板

2019/09/05


  日本迅销9月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财年(截至2019年8月)优衣库业务的日本国内现有店铺销售额增长1%,连续7年同比增长。该公司在热门区域扩大店铺,提高单店平均销售额的战略产生了效果。不过近年来未能推出大热商品,日本又将于10月实施消费税增税,店铺大型化产生的吸客效果能否持续存在疑问。如何提高日本国内业务的竞争力成为课题。

        

     

  2019财年受暖冬影响,单价较高的秋冬季商品陷入苦战,顾客人均消费额时隔2年低于上年,不过进入2019年之后热天较多,春夏季服装和网络销售有所复苏。此外,话题性的联名商品也作出贡献,顾客人数增长了3.3%。

  

  在日本国内的服装行业中,以三阳商会为中心,百货商场的服装销售表现萎靡不振。此前表现坚挺的服装企业岛村的现有店铺销售额连续2年出现减少。尽管环境严峻,不过迅销会长兼社长柳井正依然强调,“不成长就等于死亡”,持续扩大了日本国内现有店铺的销售额。

   

  现有店铺的经营支柱之一就是店铺的“裁撤与重建(Scrap and Build)战略”。包括加盟连锁(FC)店在内,2014年优衣库的日本国内门店数增至约860家,由于已经开始出现饱和感,该公司改变了依赖开新店的战略。从2015财年(截至2015年8月)开始,店铺数呈现“净减少”倾向(关闭的店数超过新开张的店数),上财年底的店铺数为817家,4年时间减少了24家。

       

  另一方面,优衣库相继在东京池袋、吉祥寺等都心地区开设超大型门店。在郊外方面,把入驻永旺梦乐城等商业设施的店铺转移到区域更好的场所,并扩大了店铺面积。单店平均卖场面积截至2月底为942平方米,和7年前相比扩大了近2成。通过扩大店铺面积,扩充商品种类,提高了吸客能力。

      

  回顾日本国内现有店铺的销售额,优衣库在2004~2010年也连续7年实现正增长。当时“摇粒绒(Fleece)”和“发热内衣(HEATTECH)”等产品作出贡献。而此次是通过店铺的大型化等措施实现突破。  

  

  回顾迅销发布的1997年以后优衣库日本国内已有店铺的销售额,在23年中有18年实现了同比增长。一方面,优衣库的竞争对手岛村在2004年以后,16年中只有9年实现同比增长。尽管因时期不同而无法进行单纯比较,但有永旺梦乐城的高管表示,“优衣库属于就算减租金也想招进来的租户”。

   

  不过,优衣库同时也面临着课题。2019财年日本国内现有店铺销售额的增长率创下7年来的第2低,仅次于2016财年(增长0.9%)。尽管定期推出 “无钢圈胸罩(Wireless Bra)”等新功能商品,但一位员工表示,“近年来缺乏惊艳世界的商品”。缺乏继“高轻羽绒服(ULTRA LIGHT DOWN)”和“发热内衣(HEATTECH)”之后的新的大热商品。 

       


        

  此外,还面临着顾客人均消费额的问题。上财年的顾客人均消费额时隔2年转为下滑,持续到财年底的打折去库存被认为产生了影响。虽然打折可以确保销售额,但是会导致盈利情况恶化,利润下滑。迅销公司在2015年以处理发热内衣的过剩库存为契机,开始进行物流改革等,但目前仍面临库存问题。为了提升顾客人均消费额,该公司通过人工智能(AI)对畅销商品进行预测。根据需求确定生产数量,减少为了削减库存而进行的打折。

      

日本宫城县永旺梦乐城中的优衣库店铺

     

  迅销预定10月发布2019财年(截至2019年8月)财报,预计海外业务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将首次超过日本国内业务。虽然海外市场有望成长,但是当前却遭遇逆风。韩国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导致销售额出现减少。虽然8月底开设了新店,但是也有店铺处于关门歇业状态,2018财年(截至2018年9月)约为1400亿日元的韩国业务销售额似乎将出现下滑。

   

  在运营着约50家店铺的美国业务方面,美国启动第4轮对华制裁关税似乎成为沉重负担。由于中国产的服装被加征关税,优衣库正在讨论把生产转移到东南亚。原本力争2019财年实现盈利的美国业务似乎陷入亏损。

  

  在海外业务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优衣库的日本国内业务是迅销支柱的情况不会改变。柳井提出将优衣库打造成“来自亚洲的国际品牌”,要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着诸多课题,例如提高仅占优衣库日本国内销售额不到1成的网络销售的比率等。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原欣宏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