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飞机离亚洲企业家不再遥远
2015/03/03
![]() |
泰国MJETS运营的私家商务飞机(曼谷廊曼国际机场) |
利用者主要是通信、酒店和资源开发领域的外资企业高管等。被美国《福布斯》杂志称为缅甸第一富商的“房地产大王”潘继泽(Serge Pun)等也名列顾客名单之中。航站楼每月使用30次左右,但航站楼运营公司充满自信地表示:“能满足准确到每一分钟的企业高管的需求”。
该航站楼是在泰国运营商务飞机的MJETS公司携手缅甸当地企业合资建设的。该公司同时还在曼谷廊曼国际机场运营着专用航站楼。拥有可供14人乘坐的“GulfstreamGV”等5架包机,同时还向顾客私人飞机提供航运支援和维修服务,顾客达到85家。
购买一架商务飞机一般需要数亿至数十亿日元。但是,往来于各地可以不受航班时刻约束,同时还能在飞机内实现洽谈和举行会议等。MJETS董事长加伊亚瓦特·纳瓦拉吉强调称:“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利用商务飞机)具有很多优点”。该公司还计划在柬埔寨、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新建航站楼。
![]() |
而在此其中,国土幅员广阔、自2000年代前半段起、拥有私家飞机的富裕阶层迅速增加的中国尤其被寄予厚望。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房地产商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等人都已开始利用商务飞机。在中国,商务飞机已成为了企业经营者社会地位的象征。
在世界范围内运营着700架商务飞机的美国运营商NetJets于2014年9月在中国获得了商务飞机运营许可。NetJets主管中国业务的负责人、副董事长黄伟麟指出,目前中国的商务飞机保有量约为250架,但到2020年将增至近4倍的约900架。
NetJets基地所在的广东省珠海与上海之间的往返包机费用包括机场费用和停机坪使用费等在内为30万元。黄伟麟表示,针对的顾客是身价在1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26亿)以上的资产所有者。
与此同时,飞机制造企业也开始关注亚洲。美国大型企业Gulfstream公司在北京和香港建立了基地,在2014年9月之前,在中国大陆销售了90架商务飞机,包括香港和澳门等在内,则总计销售了150架以上。另外,法国空中客车也在力争扩大销售,而本田则计划今年以每架450万美元的相对较低价格进入该市场。对于亚洲的经营者来说,商务飞机已成为不再遥远的存在。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