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诺奖级成果能转化为新冠治疗药吗?

2020/05/28


      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药,获得诺贝尔奖等的日本研究者的成果正受到期待。北里大学的大村智博士发现的传染病药的临床试验将在日本国内启动。另外,大阪大学等开发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也确认了疗效。同样获诺贝尔奖的京都大学的本庶佑博士等人开发的抗癌药也具有临床研究计划。能否成为新冠治疗药开发的突破口受到关注。

     

 

      北里大学将在近期启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特别荣誉教授大村等人开发的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Ivermectin)”的临床试验。参与患者数预计为100人左右。该大学的大村智纪念研究所的负责人花木秀明表示“希望在临床试验开始1年左右汇报成果”。

   

      伊维菌素对于在非洲等地消灭寄生虫传染病发挥了效果。截至目前以数十亿人规模用药,没有发现严重的副作用。

   

      美国犹他大学等的研究团队4月发表的报告称,通过对新冠患者用药,死亡率降至约6分之1。大村特别荣誉教授表示“通过与此前伊维菌素的用法相同的低用量取得了效果,死亡率产生明显差异,这一点很重要”。

     

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Ivermectin)”等用于新冠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在推进(北里研究所提供)

 

      北里大学计划启动能获得可靠性更高的结果、被称为双重盲检机制的临床试验。如果确认有效性,将迈向药事批准。不过花木表示“仍未充分弄清是如何产生效果的”,因此还将继续弄清其中的机制。

   

      另外,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雅美罗(Actemra)”也是新冠治疗药的候选。作为销售方的中外制药将在日本国内实施临床试验。瑞士罗氏则以约300名患者为对象,在美国等地启动临床试验。

   


      雅美罗将阻碍与炎症有关的“白细胞介素(IL)6”这一物质与受体结合。IL6的发现者是大阪大学前校长岸本忠三和该大前校长、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理事长平野俊夫。还有评价称两人均为诺贝尔奖的有力争夺者。

  

      平野4月与北海道大学的村上正晃教授一起发表论文称,防止新冠病毒导致的重症化的效果令人期待。还有观点指出,免疫功能因新冠病毒而失控的“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是重症化的导火索。由于受IL6过度形成等影响,免疫失控,有可能引发急性呼吸系统衰竭等。

      

      通过临床试验的验证结果将在今后判明,但在日本国内外已经有报告显示用药后症状改善。村上教授表示“这是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法的主要选项。如果在感染后期用药,有望取得遏制免疫失控的效果”。

   

      使用京都大学的本庶特聘教授等人开发的癌症免疫药“Opdivo”(中文名"欧狄沃")治疗新冠的讨论也已启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信息网站有中国和法国的临床研究计划注册。

  

      Opdivo是与位于免疫细胞表面的分子“PD-1”结合的抗体。PD-1是参与免疫作用调节的分子,癌细胞利用这种分子,躲过免疫细胞的攻击。有期待认为,对于抑制新冠病毒患者身上出现的免疫细胞减少等有效。不过日本国内缺乏对患者用药的报告,安全性也需要验证。

  

      关于新冠病毒,有报告显示埃博拉出血热和流感治疗药有效果。来源于诺贝尔奖级成果的药物均已被患者使用。如果能确认效果,不仅是治疗药的选项将增加,还有助于查明新冠病毒的病原性,这些均受到期待。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