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企业库存3年来首次减少

2023/01/13


      全球主要制造业企业的库存出现调整的迹象。2022年9月底比6月底减少1%,与上季度末相比,3年来首次出现减少。在世界经济减速迹象加强的背景下,企业的库存因供应链混乱而升至历史性的高水平,而现在将库存视为风险这一趋势加强。个人电脑(PC)相关领域等的库存调整引人关注。如果其他行业的调整也加强,存在进一步拉低经济的风险。

 

      根据QUICK FactSet的数据统计了4900家制造业企业截至9月底的库存,发现比6月底减少1%,降至2.1954万亿美元。自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12月底以来,这是相比上季度末首次减少。相比1年前的同月底增长8%,但增长率比3月底(18%)和6月底(14%)缩小。不仅是美元升值导致减少,库存调整也开始取得进展。

 

 

       观察各行业的动向,PC相关领域比6月底大幅减少9%。与创出2019年12月底以来最大下降的6月底减少1%相比,降幅有所扩大。除了电子设备和器械(减少3%)和家电产品(减少1%)之外,汽车零部件(减少2%)也出现减少。

 

       从通货膨胀和经济减速影响突出的PC和电子产品来看,各企业启动去库存。台湾PC大型企业华硕电脑9月底将库存比6月底减少15%。到12月底进一步减少,预计2023年上半年降至合理水平。中国小米也鉴于智能手机需求减少,在9月底将库存降低8%。

 

       由于最终产品的去库存,在半导体领域,美国美光科技11月宣布减产存储芯片。在电子零部件领域,日本太阳诱电针对一部分产品降低了工厂开工率。而在其他产业,美国工具大型企业史丹利百得(Stanley Black & Decker)和美国轮胎企业固特异轮胎与橡胶公司(Goodyear Tire & Rubber)等将推进库存的削减和抑制。

   

 

      背景是在物流网混乱趋于化解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减速趋势加强,出现库存的过剩迹象。

 

      因供应链混乱而一直在战略上增持零部件等影响,全球主要制造业企业库存截至上季度的6月底达到约2.22万亿美元,创出最近10年的新高。相比新冠病情前的2019年12月底增加约3成。

 


    

       按产业来看,PC相关行业增至新冠疫情前的逾2倍,半导体增加7成,电子零部件增加6成。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和农机也增加2~3成,大部分行业的库存增加。

 

       在这种状况下,景气度恶化,企业担忧未来前景。如果库存在无法获得预期营业收入的情况下变得过剩,将成为导致营业现金流恶化的因素。

 

日本村田制作所的工厂(资料图)

 

       与此同时,销售的效率性也在下降。显示库存多久转化为营业收入的全球库存周转天数在4~6月和7~9月均达到约83天。自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各行业销售停滞的2020年1~3月和4~6月以来,首次超过80天。

 

       欧美的采购经理人指数截至12月连续6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中国经济也面临不确定性。生产缩小和处理等导致的去库存也有可能产生就业和工资的下降等。如果各行业的库存调整长期化,进一步拉低经济的风险将加强。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堤健太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