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田携手台企开发出世界最薄散热零部件

2021/09/09


  村田制作所携手台湾企业Cooler Master(讯凯国际),开发出了世界最薄的散热零部件。这是冷却性能卓越、被称为“均热板(Vapor Chamber)”的零部件,厚度只有200微米。将用于手机等,散发集成电路(IC)等的热量,满足5G普及等带来的电子产品散热需求。

        

  均热板是用铜等制作的薄板状产品,大小犹如名片。纯水等液体在真空的均热板内部循环。在接触集成电路(IC)和中央处理器(CPU)等部位后,液体蒸发,通过气化带走热量,变为蒸气扩散。蒸汽在远离热源的位置散热后冷却,重新变为液体,沿着毛细管重新流回热源处。

         

村田制作所开发出世界最薄的散热零部件

       

  村田制作所和Cooler Master成功使相当于毛细管的“砂芯(Wick)”部位变得更薄。呈现具有微细缝隙的结构,液体能通过毛细管现象流回热源。

       

  这是村田制作所首次开发散热零部件,据称开发花费了约5~6年。村田制作所涉足世界最小、容量最大的积层陶瓷电容器(MLCC)等,擅长电子零部件的小型化,把这些技术应用于均热板新产品。

             

     

  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散热主要采用被称为“石墨膜”和“散热板”的零部件。开发负责人表示,均热板利用气化散热,“热源的温度越高,导热率越会指数级提高”。如果是手机用途需要的约40~50度的热处理,与此前产品相比,均热板的热处理性能提高约10倍。

      

  电子产品随着5G普及和高性能化等,信息处理量大幅增加,集成电路和中央处理器等发出的热量也在增加。另一方面,在手机等小型电子产品上,还在发生零部件配备件数增加的“高密度化”,设备内部空间有限。实现200微米这一极薄的结构,即使是难以采用较大零部件的高性能手机等上也容易使用。

        


    

  新产品由具备散热零部件生产经验的Cooler Master生产和销售,村田制作所根据销量获得授权费。Cooler Master计划在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工厂生产,向手机企业等供货,据称已确保月产约200万个的产能。

   

  均热板的实际采用将在今后确定,除了手机用途之外,个人电脑和游戏机器等也有望采用。除了零部件的单独销售之外,还将讨论与其他零部件结合,作为提高附加值的模块来销售。

   

  村田制作所和Cooler Master着眼于散热零部件需求的扩大,将加强合作。在2021年下半年完工的Cooler Master的总部大厦,将引进符合村田制作所试验水平的开发和测试设备。散热零部件的性能评价方法还有很多并未确立之处。村田制作所表示,“计划确定性能评价的方法”。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京都支社 福冨隼太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