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产疫苗开发幕后主角:宝生物的实力
2020/05/29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大的背景下,日本生物药企宝生物工程(TaKaRa Bio)的存在感正在提高。该公司携手大阪大学等启动疫苗开发,拿出了年内量产20万人份的时间表。其还接受中国政府等的请求,紧急增产PCR检测使用的试剂,截至25日的股价较年初上涨了约3成。优势是已磨练40年的基因编辑技术。在日本国内确保疫苗方面,该公司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 |
宝生物工程在研究试剂领域是亚洲最大企业 |
宝生物工程社长仲尾表示“将在年内完成20万人份疫苗制造的准备工作”
在世界大型制药企业竞相开发新冠疫苗的背景下,一个日本的国产疫苗项目也试图加入竞争行列。那就是生物企业AnGes、大阪大学以及宝生物工程等携手开发的“DNA疫苗”。该项目自7月启动临床试验并给出了如许可申请进展顺利、年内量产20万人份的时间表。开发的疫苗被期待在2020年较早时期在医疗一线投入使用。
DNA疫苗的机制是,将新冠病毒遗传信息的一部分注入体内,预先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免疫系统,在真正的病毒进入体内时,免疫系统将迅速发起攻击。不需要使用鸡蛋等培养病毒,因此制造时间能缩短2周左右。
能使DNA疫苗成为可能的是宝生物工程的基因编辑技术。该公司在大量制造嵌入准确信息的DNA、注入细胞内的载体技术方面具有优势。还自主拥有试剂和载体的培养设备,从药企和大学接受药品的委托制造订单。
![]() |
作为基因治疗药领域领头人的大阪大学教授森下龙一最先向宝生物工程抛出橄榄枝的原因就在于此。宝生物工程的社长仲尾功一表示“只要应用积累的技术就一定能顺利实现量产”。材料厂商AGC的美国子公司也从宝生物工程承接了疫苗原料的制造,提供协助。
据英国调查公司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推测,现在的疫苗世界市场至少为400亿美元。即使剔除新冠病毒的影响,也是以年率10%增长的潜力市场。不过,采用DNA的疫苗目前尚无在世界上获得批准的先例。还有声音表示“在需要时间验证副作用的背景下,短期间上市仍存在忧虑”(疫苗专业研究者)。
宝生物工程的母体是宝酒造(现为宝控股)的生物业务部门。该公司开始涉足基因编辑是在1979年。在业务上实现飞跃的契机是1988年获得了基于PCR法的基因扩增系统的日本独家销售权。之后在全球取得专利授权,如今销售1万种以上试剂和检测设备。
![]() |
围绕新冠病毒,宝生物工程的名字最初浮出水面也是在这个领域。在世界范围内最先面对新冠疫情的中国政府2月请求该公司紧急增产用于检测的PCR试剂。该公司增强了中国基地的产能,现在还向欧美和日本供货。包括PCR等在内的全部试剂产量翻了一番。如果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批准,该公司最早还将在5月内推出以唾液为作为样本的PCR用试剂。
宝生物工程在试剂方面的销售额超过200亿日元,占公司整体的3分之2,获得了亚洲相关领域最大企业的地位。由于受到期待,宝生物工程的股价比年初上涨了约3成。
眼下,PCR试剂和新型疫苗的开发是紧迫课题,但仲尾社长已开始为下一步做准备。计划利用40年来积累的基因编辑技术,“转型为新药开发企业”。将从检测和制造领域等“幕后”走向“台前”,扩大业务并提高盈利能力。
宝生物工程积极推进的是与大塚制药共同开发、计划在2020年度(截至2021年3月)申请许可的基因治疗药。该药利用患者的淋巴细胞,将被称为滑膜肉瘤的癌症作为治疗对象。行业相关人士一致认为,如果获批,将成为药价超过1千万日元的高价药。
5月14日,宝生物工程发布了长期经营构想。提出力争使定为最终年度的2025财年营业利润增至2019财年1.6倍的100亿日元,而营业收入增长45%,达到500亿日元。开拓海外销售合作伙伴等向新药开发企业转型是用普通办法行不通的。2019年推进开发的另一种新药取消了制造和销售的许可申请。速度感是该公司的强项,但应对风险的方式也将变得重要。
支援体制的构建成当务之急
5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10种候选疫苗启动了临床试验。
按国别来看最多的是中国的6种。这些疫苗被认为由与政府关系密切的研究所和生物企业主导,连开发费用和制造体制也接受政府的援助。
在美国企业中,生物企业Moderna和Inovio Pharmaceuticals这2家企业力争年内将疫苗推向实用化。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管理局(BARDA)将推动开发。将与强生(J&J)分摊设备投资费用,还签署了10亿次用量的疫苗供给合同。此外,英国药企阿斯利康(AstraZeneca)也从BARDA获得资金支持,正在完善生产体制。
日本政府将向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等提供资金,探索国际合作。但无法保证在国家主导下开发的海外造疫苗能迅速进口到日本。
宝生物工程表示年内可制造20万人份,但仲尾社长表示要建立更大规模的生产体制则“需要政府的支援”。
关于和大阪大学等一起推进的项目,截至25日,临床试验企业EPS控股等13家企业和大学表示提供协助。但与海外相比,在临床试验和生产方面落后。在日本国产疫苗的开发方面,构建包括大型药企和政府在内的体制是当务之急。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赤间建哉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