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造船行业未交货订单创10年来新低

2019/12/11


  日本国内各造船厂商的未交货订单(手头工程量)创出过去10年最低。目前比顶峰时减少7成,仅为2千万总吨,整个行业只能确保到1.5年后的工作量。行业重组也已启动,排在日本首位的今治造船和第2位的日本海事联合公司(JMU)决定展开资本业务合作。“缺少订单”给日本造船行业带来混乱。

     

今治造船的总部工厂(爱媛县今治市)

       

  手头工程量是指从签约量中减掉已交货订单后的未交货订单。日本船舶出口组合的统计显示,日本造船企业10月的手头工程量约为2千万总吨,和2008年的7千万总吨相比,呈现减少倾向。

       

  造船业从签约到交付需要约2年时间,从确保业务稳定性的观点出发,据称手头工程量需达到国内全部产能的2~3年规模。但日本的造船企业目前约为1.5年。有大型造船企业的高管表示,“手头工作完成之后,将面临是不惜亏损也要获得订单还是开工率低迷导致严重亏损这一终极选择”。

     

  在这种背景下,在海外,居中国造船行业首位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CSSC)和第2位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CSIC)11月进行了经营整合。而在韩国,现代重工业正在与大宇造船海洋推进合并工作,仅中韩企业就掌握全球份额的4成。

     

  由于垄断化,日本造船行业相关人士担忧出现低价大量接订单的价格攻势。曾在液晶和半导体行业发生的事态有可能在造船行业重演。

       

  逐步衰弱日本国内造船行业有10多家企业展开过度竞争。抢占先机的是居行业首位的今治造船。该公司11月29日突然宣布与第2位的日本海事联合公司展开资本业务合作,提出了借助扩大规模生存下去的举措。

        

  在巨大联盟诞生的背景下,接下来的焦点是其他大型造船企业和中小造船企业的动向。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渡边直树,西冈杏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