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企业利减,贸易战打击亚洲制造业

2019/08/06


      世界的企业收益正陷入低迷。世界主要企业的2019年4~6月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2%。自2018年10~12月以来,时隔2个季度出现利润下降。按地区来看,在5个地区中,不含美国的4个地区出现利润下降。尤其是包括半导体厂商影响巨大的韩国和台湾在内的亚洲出现2成利润下降,表现低迷。中美贸易战对半导体和汽车等行业构成直接打击。美国决定启动第4轮对华加征关税,企业业绩或将再次变得严峻。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利用作为企业业绩和财务的数据库的QUICK FactSet等,截至8月2日统计了全球1万850家(包括金融)企业的业绩。在美国(包括加拿大)、欧洲、亚洲、日本和中国大陆这5个主要地区中,只有美国实现利润增长。亚洲的净利润下降21%,连续3个季度出现下降。中国也下降1.3%,时隔2个季度出现利润下降。

  

 

     日本利润减少7.3%,连续3个季度出现下降。日产汽车利润下降9成,同时日本电产和发那科也出现下降。丰田等下调本财年业绩预测的企业数达到35家,大幅超过上调的15家。

 

      按行业来看,恶化明显的是韩国和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半导体相关企业。净利润减少近5成。代表案例是韩国三星电子。净利润降至5.1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0亿元),减少一半。由于世界经济的减速隐忧,用于服务器等的存储器价格下跌。属于主要摇钱树的半导体部门的利润下降71%。该公司负责存储器业务的高管表示,“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强,市场变得不稳定”。

 

       世界最大半导体代工企业、拥有苹果等客户的台湾积体电路制造(TSMC)也持续陷入苦战。净利润减少8%,降至667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48亿元),连续2个季度出现利润下降。

   

       半导体的主要企业集中于亚洲。例如属于存储器之一的DRAM,三星电子和韩国SK海力士2家占到全球份额的7成。在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包括半导体在内的电子产品的净利润占到亚洲净利润的18%。

   


   

       此外,汽车行业的下滑也很明显。世界最大市场中国大陆的新车销售截至6月连续12个月低于上年,居第4位的印度也持续低于上年。

  

       中国吉利汽车7月8日宣布,2019年1~6月的净利润预计减少约4成。全年销售目标也下调了1成。印度大型企业塔塔汽车的最终损益为亏损368亿卢比(约合人民币37亿元),亏损额增至2倍。韩国现代汽车实现了利润增长,但在华销售减少35%,在印度减少8%。

  

 

      在世界主要地区的企业联袂出现利润下降的背景下,美国却增长3.8%,唯一实现利润增长。起拉动作用的是IT(信息化技术)企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25%。苹果和亚马逊等被称为“GAFA”的巨大IT企业的净利润合计达到约250亿美元,占到美国整体的近1成。不过,如果剔除IT,则仅为1%的利润增长。

  

      美国经济扩张的势头正在放缓。IHSMarkit统计显示,美国7月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快报值)为50,处于2009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SMBC日兴证券的经济学家尾畠未辉指出,“美国经济已处于成熟局面,今年下半年制造业的减速感有可能加强”。

  

      从显示企业业绩与股价水平比值的预期PER(市盈率)来看,美国为16倍左右,印度为18倍左右,高于欧洲和日本的约13倍。全球范围内企业的盈利表现低迷,或成为压制各地区股价上涨的因素。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