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打造美国最强综合性企业
2015/08/21
![]() |
对于伯克希尔来说,这是投入320亿美元这一史上最大规模资金的收购行为。将收购精密机件100%股权,并使其成为拥有200多家子公司的伯克希尔旗下的业务企业之一。
巴菲特表示:“现在的伯克希尔是涉足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企业。为了进一步扩大领域,将持续采取举措。”
收购对象成为增长源泉
巴菲特的投资行动一直备受关注。2014年,其早早出售了受原油期货行情下跌困扰的埃克森美孚等能源类股票。虽然伯克希尔的投资部门时常会看准时机买卖各种股票以获得盈利,然而该部门的盈利其实仅占其整体的17%(按全年计算),因而并非是牵引伯克希尔整体业绩增长的火车头。
实际上,伯克希尔利润的80%以上来自长期持有的投资对象企业的盈利。以1996年收购的汽车保险巨头Geico为核心的保险与再保险业务、以中美能源(MidAmerican Energy)为核心的能源业务等、投资对象企业的业务利润占伯克希尔盈利的大部分。收购的企业成为合并子公司,利益持续扩大。伯克希尔副主席查理·芒格(Charles Thomas Munger)强调称:“原则上不会抛售子公司”。
作为由投资公司发展而来的综合性企业的优势之一,巴菲特列举了对增长领域的灵活投资等资金用途的高效性。案例之一是1972年收购喜诗糖果(See's Candies)。成为公司名称的该品牌糖果是其主力业务。该公司赚到的税前利润累计达到19亿美元,但巴菲特称“追加投资只要了4千万美元”。
巴菲特表示,“曾尝试将喜诗糖果的收益用于扩大糖果业务,但最终放弃,转而充当了收购其他业务的一部分资金”。如果喜诗糖果是上市企业,利益盈余需要通过分红等方式返还给投资者。
谷歌参考伯克希尔
成立持股公司“Alphabet”,实施组织重组的谷歌在开展日益庞大复杂化的业务的基础上,将伯克希尔作为参考样板。日本软银集团也在参考伯克希尔的经营形态。
![]() |
“绝大部分的经营者无法认可这种做法”,巴菲特如此评价同时开展业务投资和股票投资的伯克希尔的自主性。伯克希尔投资320亿美元全额收购了精密机件,而其原本就通过股票投资部门作为上市股票进行了几个百分点的投资。
不插手旗下业务企业的经营,“全完放权”的规则也是伯克希尔的特点之一。伯克希尔的员工人数方面,整个集团共有34万名员工,而其总部只有25人。同时也不存在策划收购方案等的经营企划部门。
虽说如此,伯克希尔并不是在减少股票投资。7月,其在投资对象中加入蓝筹股票。作为伯克希尔投资对象的亨氏食品(H. J. Heinz Company)和食品企业卡夫食品公司(Kraft Foods Inc)合并成立了“卡夫亨氏”。
伯克希尔对其的投资规模约为3万亿日元。在其对合并对象外的投资中,这一规模仅次于对金融巨头富国银行(WELLS FARGO)的投资,与可口可乐、IBM和美国运通公司并居成为伯克希尔的“5大投资对象”之一。
巴菲特在2015年的股东大会上对股东表示“我从企业运营中学到了很多。如果毕生都用在投资上,我不会学到这么多”。巴菲特已经84岁高龄,离隐退已经不远。其继任者很可能选用不仅具有投资经验,同时具备企业经营经验的人才。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纽约 山下晃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