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疫情触碰“苹果生命线”

2022/05/17


      为了防止新冠疫情扩散,中国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这对美国苹果公司的经营产生直接影响。原因是大半苹果产品由台湾企业的中国大陆工厂生产。由于4月起工厂停产,新产品出货时间延迟两个月的影响已开始显现。苹果预计4~6月最高减收80亿美元。中国严格的防疫措施时间拉长,包括中国经济在内,受到的影响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目前,在全球销售的9成以上苹果产品在中国大陆生产。代工企业也十分有限,大半产品由台湾的电子制造服务(EMS)企业代工。

    

      具体来说,代工企业包括鸿海精密工业、和硕联合科技、仁宝电脑工业、广达电脑、纬创资通5家台湾企业。

    

 

       虽然只有区区5家企业,但每年几乎接下了在全球销售的苹果主力产品的全部订单,包括智能手机“iPhone”、平板电脑“iPad”、笔记本电脑“MacBook”,大半产品在中国大陆工厂生产。5家企业加在一起,在中国大陆的年销售额超过30万亿日元,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100万个。

   

       这5家企业在中国大陆的生产地区也十分有限。最大基地位于中国内陆省份河南的郑州。其次产量集中在沿海地区上海·昆山和深圳。目前仅这3个地区的产量就占全球苹果产品的约8成。因此,如果5家企业设有工厂的3个中国大陆地区出现问题,苹果产品的全球供货就会立即受到影响。

    

       此次,这3个地区陆续采取严格防控措施,“苹果的生命线”受到打击。尤其严重的是上海·昆山地区。上海自3月底开始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目前已持续40多天,但仍无法预料何时能够全面解除,对苹果产品的出货造成直接影响。

     

 

       尤其是2021年10月上市的人气主力笔记本电脑“MacBook Pro”,情况十分严峻。台湾广达电脑的产量大多集中在上海工厂,拥有约4万工人的该工厂已于4月初紧急停产。导致这款电脑在日美等主要国家的交货期延长至7月上旬,推迟了两个月。台北市内一家苹果专卖店的相关负责人说:“现在所有门店都基本上没有库存了”,同时表示“交货期可能会比7月上旬更晚”。

    

      对苹果来说,除销售火爆的情况外,新产品交货期长达2个月的现象极为罕见。受半导体短缺的影响,本来交货期就容易延迟,中国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更是雪上加霜。

     

      广达电脑副董事长梁次震表示4月底工厂复产率为3成,打算近期恢复到5成以上,但全面复产似乎尚无眉目。该公司4月的总销售额同比减少21%,产量比今年3月减少一半。

    

       iPhone产量居世界第2位的和硕联合科技设在上海和昆山的两座主力工厂也于4月停产。该公司是iPhone产量占全球约3成的主要供应商,但全面复产似乎仍看不到眉目。

    


  

      iPad产量居世界第2位的仁宝电脑设在昆山的主力工厂也暂时停产。4月的销售额大幅减少40%,进入5月以后,部分生产线复产,但叠加零部件无法如愿采购的原因,全面复产遥遥无期。上海地区产量占比较大的“MacBook”和“iPad”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缺货现象,就是出于这样的背景原因。

     

      另外,进入5月以后,最大的苹果产品生产基地所在的郑州市也开始采取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最初计划从4日开始封控,时间为1周,但11日以后仍严格限制人员流动。郑州市设有鸿海最大的工厂,虽然目前该公司强调工厂会保持正常生产,但以后的情况无法预测。

     

      鉴于这一点,苹果4月底曾表示,“4~6月有可能会损失40亿~80亿美元的销售额”(首席财务官卢卡·梅斯特里)。但中国的严格管控措施已扩大到北京等地区,预计会对公司经营进一步造成影响。

     

上海市民在做核酸检测(5月12日上海市,Reuters)

 

      在中国,与苹果一样,德国大众和美国通用汽车等大型外资企业也显示出了较高的存在感。但两家企业通过在中国以外的地区设立多数工厂来分散风险,情况与苹果不同。

     

      今后,生产和销售均高度依赖中国大陆的苹果的经营或将继续面临严峻形势。熟悉中国经济的瑞穗银行主任研究员汤进也认为,中国今后不会轻易停止严格的管控措施。

     

      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2.7亿,其中很多人患有基础疾病。在欧美,新冠疫苗以接种3针为主,而中国的大半疫苗为本国生产,并且只打两针。

    

      汤进指出在中国多数这样的老年人居住在医疗水平非常低的地区。如果疫情在上海等城市地区无法完全遏制,扩散到这些地区,重症患者就会突然增加,容易导致中国医疗系统崩溃,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今后会继续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

     

      苹果股价从上海启动严格管控措施的3月底开始下跌,跌幅已高达近两成。如果中国今后仍采取严格的防控政策,将会导致巨型企业进一步发生动摇,也会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经济本身带来影响。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中村裕、龙元秀明 台北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