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IT遇上iPhone减产冲击
2021/11/23
美国苹果的新款智能手机“iPhone13”的供货计划出现大幅延迟,这已开始对台湾企业的业绩造成直接冲击。由于电源类和无线类的通用半导体短缺,年内的iPhone生产计划被指存在最多下调1000万部的可能性。供应大量零部件、还负责组装的台湾19家主要企业的10月营业收入合计额比上年同月减少0.4%,13个月来首次转为下滑。
![]() |
严重的半导体短缺导致iPhone生产停滞,鸿海等台湾企业的业绩进入下行局面 |
据美国彭博社等报道,苹果当初计划到2021年底生产约9000万部新款iPhone13。但是,美国博通和美国德州仪器的通用半导体的生产推迟,苹果陷入不得不大幅缩减计划的境地。
库克:将产生更严重的供应制约
实际上,苹果首席执行官(CEO)蒂姆·库克也在10月28日召开的面向分析师的电话会上承认,指出了半导体对自身产生的影响巨大。针对2021年10~12月,库克提出预测称“将产生比7~9月出现的60亿美元更严重的供应制约”。
![]() |
在面向iPhone的相关业务上受到显著影响的是台湾企业。日本经济新闻社(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分析台湾19家主要IT企业(亚洲主要上市企业,Asia300)的10月营业收入发现,合计额比上年同月减少0.4%,降至1.3195万亿新台币。在约1年时间里维持强劲的台湾大型企业的业绩迎来了拐点。
承担iPhone生产的约6成的鸿海面临的情况尤为严峻。该公司10月的营收比上年同月减少10%,出现2位数下滑。鸿海预计10~12月的营收也将比上年同期减少3~15%。原因是虽然目前处于圣诞商战的繁忙期,但无法按计划制造iPhone13形成打击。
继鸿海之后,iPhone的生产量居世界第2的和硕联合科技10月的营收也下降0.1%。
台积电也明显减速
从台积电(TSMC)来看,面向苹果的业务占营收的约为25%,在整体营收中占比最高。该公司10月的营收仅增长12.8%,比9月下滑约12%。
![]() |
iPhone13搭载了台积电造的尖端半导体。该公司的供货本身并未出现明显问题,但苹果无法充分确保通用半导体,结果台积电也不得不减少面向苹果的半导体供货。
台湾各企业9月因新款iPhone上市而受益,但很快就陷入失速。前景难以预料的原因是即使自身具有生产能力,但处于电源类和通信类的半导体等其他企业的零部件短缺导致苹果暂停生产的局面。
关于电源类和无线通信类,德州仪器和博通被认为分别在两种半导体的生产上处于停滞状态。虽然责任不光是在2家企业,但只要不消除这种供应问题,iPhone13的供货将无法恢复正常。
鸿海的经营首脑、董事长刘扬伟在12日召开的财报发布会上表示,原本预测半导体短缺持续至2022年4~6月,但可能将持续至2022年下半年。(并非尖端产品的)通用半导体的短缺仍在持续。比如电源用半导体短缺。对相关问题显露出危机感。
警惕通货膨胀加剧
在供应问题成为行业逆风的背景下,有观点担忧全球通货膨胀趋势也可能给今后的IT需求增长泼冷水。美国劳工部10日发布的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比上年同月上涨6.2%。31年来首次上升至6%左右,且连续6个月维持5%以上的涨幅,存在消费意愿减退的可能性。
在中国,除了半导体短缺之外,限电对各种生产造成影响,供应链存在的隐忧趋于常态化。7~9月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同比增长率仅为4.9%,相比4~6月增长7.9%大幅萎缩。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中村裕 台北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