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NTT整合瞄准的是国际竞争和6G

2020/09/30


     日本NTT将NTT docomo收为全资子公司,是为了集中分散于全集团的技术,恢复增长能力。还在讨论docomo与NTT通信(NTT Communications)等的统合,希望在支撑数据经济的新一代通信标准上掌握主导权。希望在日本国内不是瞄准手机资费,而是转向无现金结算等消费者服务来寻找出路。

    

    “将加强与docomo的合作,希望在全球市场引发‘游戏规则的改变’”,在9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NTT社长泽田纯如此强调。

   

     另一方面,将于12月卸任的docomo社长吉泽和弘进行了反思:“在5G启动、跨界企业也加入的竞争当中,此前仅仅瞄准了‘移动业务’”。泽田敲定将docomo变为全资子公司的方针是在4月,表示“在份额虽高,但利润仅排在第3位的情况下,说服了docomo”。

   

在网上开新闻发布会的NTT社长泽田纯(左)和docomo社长吉泽和弘(右)

 

     通过变为全资子公司,首先将使docomo的日本国内业务走上增长轨道。在手机市场触及天花板,来自日本政府的降费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手机资费收入的大幅增加难以指望。通过无现金结算和电子商务(EC)等数字服务增加收费收入变得不可或缺。

   

     一位NTT高管表示:“在成为数字服务核心的无现金结算方面,docomo行动迟缓”。docomo于2018年4月推出的结算服务“d支付”与软银集团(SBG)的“PayPay”相比处于劣势。

    

     比d支付晚半年启动的PayPay的用户人数已突破3000万人,在结算金额上跃居日本国内首位。除了软银集团之外,旗下的通信子公司软银和Z控股公司也进行出资,全力培育相关服务。

   

     与软银集团相比,docomo的数字服务“智能生活业务(Smart Life Business)”陷入苦战,无现金业务就是象征。吉泽社长强调:“希望得到全集团的力量,提高智能生活业务的服务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NTT的泽田社长表示,“将融合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还将融合基础设施和服务。然后从日本国内迈向海外”。在重新定义增长战略的背景下,另一个支柱是新一代通信技术。

     

       从已开始在世界普及的5G来看,在作为基础设施核心的基站领域,中国华为技术、北欧的诺基亚和爱立信这3家企业执市场之牛耳。在中美摩擦导致华为难以采取行动的背景下,NTT决定通过与NEC展开资本与业务合作,整合两家企业的通信技术,打造对抗联盟。

     

      下一步动作是通过把docomo变为全资子公司来整合集团公司的技术。已开始讨论将涉足云服务和数据中心的NTT通信、从事软件开发的NTT Comware与docomo统合,充分利用NTT通信的固定通信的经验等,开发支撑新一代通信网的技术。

    


 

     NTT总公司涉足基础研究,上市子公司的NTT数据通过系统开发提供支援。借助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权转移至通信公司的机遇,在海外打造构建基础设施的业务。这可以说是NTT的意图。

   

     NTT通过这次整合,挑战的是在世界通信基础设施领域推进的“开放化”新模式。NTT认为要对抗华为等,必须实行开放化,通信企业对构成基站的设备向多个厂商采购。

  

    在推动开放化的基础上,NTT瞄准的是相当于目前5G之后的6G,以及NTT社长泽田纯最积极发展的采用光技术的网络构想“IOWN”。

   

     IOWN有望达到现有技术100倍规模的数据传输容量,实现低延迟能力的实用化。NTT将开发基础技术,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实用化。在目前的5G建设中,日本落后于中国、韩国和欧美,但如果上述构想结出成果,就会出现在全球参与竞争,输出网络的可能性。

     

 

     从需要频谱审批的通信业务来看,在日本、欧美和中国等各国,当地的通信大型企业均垄断市场。NTT认为虽然看不到在通信领域进入海外的可能性,但如果是网络建设则有发展空间。

  

     不过NTT集团至今的海外战略的失败很多。NTT通信曾经用约6000亿日元收购美国通信企业,但业绩恶化,带来巨额损失。对旗下企业进行整合,再次展开海外业务的战略能否奏效,还是未知数。

   

      日本另外一家通信企业的微软9月29日表示:“docomo的完全子公司化应该在通信市场确保公平竞争的视点进行验证”。在日本通信行业内,警戒和反对的声音出现扩大。即便如此,有强烈危机感的NTT社长泽田纯为了推动集团的增长,仍将向docomo投入巨资,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