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数码相机行业能“重启”吗

2020/07/03


  奥林巴斯按下了数码相机行业重组的快门。该公司将剥离数码相机等影像业务,出售给业务重组基金“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IP)”。全球5月的数码相机出货量同比下降7成,状况严峻。数码相机持续被智能手机夺走需求,在被逼到悬崖边时又遭遇新冠疫情。各厂商的业绩恶化,出现了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进行重组的可能性。

 

  “市场环境极为困难”,奥林巴斯在出售影像业务的公告中,如此描述业务面临的情况。该公司此前推进了生产基地重组、强化了收益性高的替换镜头业务等,但由于手机进步导致相机市场迅速萎缩,到2019财年(截至2020年3月)连续3年出现营业亏损。

  

奥林巴斯的相机(2009年,东京都内的家电量贩店)

    

  奥林巴斯将把影像业务剥离出来,将之瘦身为充满肌肉的灵活组织结构,然后转让给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IP)日本产业合作伙伴将继承“OM-D”、“PEN”、“ZUIKO”等品牌。除了研发和生产体制之外,奥林巴斯产品的用户支持也将维持。力争到9月30日正式签约。

    

  作为企业对外出售业务部门或子公司时展开投资的基金,日本产业合作伙伴取得了良好业绩。代表案例是对索尼个人电脑业务(现为VAIO)的投资。VAIO在日本产业合作伙伴旗下扭亏为盈,目前还把业务领域扩大至无人机等。

    

  受到数码相机业务困扰的不仅是奥林巴斯。尼康的影像业务在2019财年亏损171亿日元(上财年盈利220亿日元)。理光和松下等的数码相机业务也持续苦战。佳能的数码相机等成像系统业务2019财年(截至2019年12月)的营业利润下降62%,降至482亿日元。营业利润率仅为6%,已没有在雷曼危机前的2007财年取得27%高收益的风采。

     

  有投资银行的高管表示,“相机采用代工生产的构想也将成为选项”,认为今后数码相机行业将出现重组的趋势。由于市场萎缩速度过快,各厂商进一步受到固定费用负担困扰的风险提高。有观点认为,如果不启动大胆的改革,把设计开发和生产分离开来,并对生产进行整合,相机行业整体将没有赢家。

   

  日本企业长期基本垄断数码相机世界市场,但仍被逼到如此境地,原因不仅仅是智能手机的问世。可以说衰退的原因之一是日本产业界恶劣的“看家本领”——过度竞争。

   

  日本ARUHI公司的会长兼社长滨田宏曾对日本相机行业的过度竞争发出感叹,指出“各数码相机厂商打算用过度竞争勒住对手的脖子,结果却勒住了自己的脖子”。滨田曾担任光学仪器厂商豪雅(HOYA)的首席运营官(COO),2009年前后,豪雅收购了相机厂商宾得(Pentax)。

     


      

  据称欧洲的相机销售商曾提出疑问,“为什么日本垄断了相机行业,自己却不断相互杀价”。

   

  奥林巴斯决定撤出拥有84年历史的相机业务,由此产生的影响或将扩大。奥林巴斯2019年邀请“积极股东”(或称激进投资者,activist investor)美国Value Act Capital management的2位相关人士出任独立董事。2019年11月发布了力争到2022财年(截至2023年3月)使营业利润率达到20%以上的中期经营计划。如果以资本的逻辑思考,撤出亏损的影像业务是必然的选择。

 

奥林巴斯开发了小型数码单反相机标准“微型4/3”(2009年,数码单反“PEN”的发布会)

    

  此外,理光也面临积极股东的攻势。将出售“理光租赁”(RICOH LEASING COMPANY)持有的部分股票等,推进业务重组。在此背景下,新冠疫情导致业务环境进一步恶化,理光旗下数码相机业务的动向受到关注。此外,与奥林巴斯合作开发小型数码单反相机标准“微型4/3”(Micro Four Thirds)的松下也需要提振业务。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企业报道部次长 星正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