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大众化的旗手奥林巴斯这样退场
2020/06/29
奥林巴斯日前宣布将相机业务出售给投资基金,撤出该业务。奥林巴斯曾以“PEN”品牌为卖点,在小型轻量化和女性用户开拓方面领跑,拓宽了此前属于高端产品的相机市场的领域。不过,进入2010年代后,智能手机夺走了相机的入门级用户。该公司即便推进业务重建,也难以扭转亏损状态。由于相机市场的萎缩速度超出预期,再加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大的影响,该公司决定从相机市场撤出。
![]() |
奥林巴斯的相机曾凭借适中的价格和质感获得较高评价(2008年拍摄,东京都内的家电量贩店) |
曾开发售价为“月工资一半”的相机
“能否以6000日元制造相机?”,在大学毕业生的就职起薪约为1万5千日元的1960年前后的日本,即使便宜的照相机也需要2万日元以上。一台德国徕卡(Leica)的相机的价格更是高达20万日元。在这样的背景下,奥林巴斯按照一位年轻员工的提议,开始致力于开发能以月工资一半购买的相机。当时胶卷也很贵,因此采用了可拍摄出摄影师使用的35毫米相机2倍张数的半幅尺寸。
就这样,“奥林巴斯PEN”系列于1959年上市。曾经作为显微镜企业创业、1936年涉足相机业务的奥林巴斯凭借PEN的热销而一举扬名世界。
![]() |
奥林巴斯1959年10月上市的相机“PEN” |
提出PEN的开发建议的米谷美久后来表示“拍出好照片的第一个条件是拥有相机”。奥林巴斯将重点放在了通过推出低价位相机来让更多人拥有这一点上。
另外,为了让任何人都能轻松拍照,还致力于轻量化。35毫米的单反相机也改为一半重量,打造被称为“OM”系列的畅销商品。
涉足数码相机后彰显独自特点
在1990年代后半期涉足数码相机之后,奥林巴斯也彰显出独自的特点。该公司利用被称为“Micro4/3”、比通常更小的图像传感器,专注于小型轻量的机型。广告起用日本女演员宫崎葵,吸引了女性用户。在处于高峰期的2007年度,相机业务的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日元。
![]() |
采用被称为“Micro4/3”的小型图像传感器,涉足微单相机相机(“PEN E-P1”) |
然而,进入2010年代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数码相机的需求开始被阴影笼罩。尤其是在入门级领域具有优势的奥林巴斯的销售明显下滑。加上2011年隐瞒证券投资损失的问题被曝光,该公司的经营出现动摇。在相关人士之间,认为该公司撤出收益下滑的相机业务、转向高收益的内窥镜的消息此前就已浮出水面。
新冠疫情构成进一步打击
2012年就任的笹宏行社长表示“影像业务(数码相机业务)是技术的驱动,属于重要业务”,致力于相机业务的重建。不过市场萎缩速度很快,持续处于亏损状态。
![]() |
1973年上市的“OM-1”凭借小型轻量而走红 |
2019年就任的社长竹内康雄提出“业务组合将随时调整”,暗示将撤出相机业务。奥林巴斯从最大股东、“激进投资者”美国Value Act Capital management接纳董事,随后要求撤出相机业务的股东的声音日益加强。
构成进一步打击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扩大。世界各国呼吁避免外出,数码相机市场迅速下滑。SMBC日兴证券认为,1~3月除索尼之外的全部公司出现亏损。在新冠疫情影响全面显现的4~6月,影响或将进一步加强。
要讲述自1960年代日本企业席卷世界的相机市场,缺少一直挖掘新需求的奥林巴斯将无从谈起。奥林巴斯撤出该领域也反映出相机市场确实面临生死存亡的竞争局面。
股票迎来上涨
奥林巴斯为了提振相机业务的收益,先后撤出低价格的卡片数码相机和单反相机市场,将经营资源集中于市场份额较高的微单相机。还停止了在中国广州市和深圳市工厂的生产,将生产集中到成本更低的越南工厂。
不过,2006年从柯尼卡美能达收购相机业务的索尼和佳能席卷微单相机市场,奥林巴斯的份额持续处于下降趋势。包括相机在内的该公司的影像业务在过去10年中只有1次实现盈利,累计亏损超过1000亿日元。在股票市场,要求撤出相机业务的呼声加强。由于投资者认为随着属于多年未决事项的撤出相机业务一事尘埃落定,奥林巴斯的结构改革将取得进展,在6月25日的股票市场,奥林巴斯股票迎来买入,股价一度上涨10%。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花田幸典,桥本刚志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