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在中国有喜有忧

2015/07/23


     美国苹果正在加强对智能手机“iPhone”销售强劲的中国市场的依存度。7月21日发布的4~6月财报显示,苹果在华销售成为火车头,连续6个季度实现了销售和利润“双增长”。不过,7~9月业绩预期低于市场预测,显示出对在华销售前景的担忧。

  “在中国改变战略是愚蠢的”

       “我们对于中国仍然非常乐观。改变战略是愚蠢的”,在财报发布之后的电话会议上,在被问及中国经济减速的影响时,苹果首席执行官(CEO)蒂姆•库克连续给出了乐观表态。例如称“随着高速通信网的完善,智能手机的利用将进一步扩大。同时中产阶层将持续增加,蕴含着巨大商机”、“中国迟早将超越美洲,成为最大市场”。

 
    库克明确表示继续在中国展开投资。目前在中国有22家直营店,但到明年中期将增加至翻一番的40家,这一计划没有改变。

  苹果4~6月销售额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3%,达到496亿500万美元,而净利润增长38%,达到106亿7700万美元。令市场感到失望的是7~9月业绩预期。销售额为490亿~510亿美元,最多将仅增长21%。在屏幕加大的“iPhone 6”正式上市到6月底的9个月时间里,一直保持3成左右的增速,因此7~9月预期被解读为非常慎重。在7月22日的美国股票市场,苹果股票开盘比上一日收盘下跌约7%。由于投资者感到失望,抛盘占据优势。

  市场的担忧在于中国股市下跌将给中国富裕阶层和中产阶层的消费活动造成负面影响。库克解释说,“参与股票交易的阶层比例较低。目前的担忧或许是多余的”。

  苹果的业务结构正在加强对中国的依赖。4~6月中国的销售额增至2.1倍,达到132亿美元,软件销售达到一倍以上。iPhone销售额增长87%,大幅超过市场整体的5%增速。首次购买iPhone 的阶层也出现了扩大。

  由于受中国增长的支撑,苹果的销售额中,新兴市场国家所占的比例达到3成以上,逼近占整体4成的美洲。

 苹果在中国有两股逆风

 
      2014年全球的智能手机销量累计达4.2亿部,其中中国的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3分之1,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但是当前中国市场正在发生变化。

       美国调查公司IDC统计显示,苹果15年1~3月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14.7%,比1年前提高了6个百分点,力压小米和华为技术市场份额位居首位。不过,苹果正迎来两股强劲的逆风。

       一是中国经济出现减速。

      “暂时不会购买不必要的产品”,一位就职于北京某外资企业的男性(32岁)沮丧地说。他本来打算购买iPhone手机,不过其今年开始投资股市,6月中旬以后的股价大幅下跌使其损失惨重。

       在中国一般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在4千元左右,iPhone的定位是主要面向富裕阶层的高档品牌。不过,具有一定购买力的中产阶层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希望拥有高品质产品,即使价格贵一些,iPhone6很好地获取了中产阶层的需求。而股价下跌可能导致中产阶层的消费心理趋冷。

       第二股逆风是智能手机的供给过剩问题。


        在位于北京市繁华商业街王府井苹果专卖店旁的手机卖场“手机广场”,苹果的展示区设在一个角落,取而代之占据显眼位置的是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的“vivo”等新兴智能手机。vivo的主打款手机售价2999元,价格仅为iPhone6的一半。

       在中国,类似新兴智能手机厂商被认为多达60家。在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达到9成的背景下,中国的智能手机厂商相继发布外观和性能均和iPhone相似的新机型,智能手机的饱和感日益增强。1~3月中国的智能手机供货量同比减少4.3%,时隔6年首次陷入负增长。拥有很高人气的小米手机的销售也迅速放缓,各智能手机厂商开始在中国市场打起消耗战。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兼松雄一郎 硅谷、 阿部哲也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