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油需求何时触顶?

2018/01/29


  今后5~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触顶。这种“石油峰值论”正在重新加强势头。原因在于以英法为代表的多国将大胆转向纯电动汽车(EV),同时共享经济等结构转型将会扩大。另一方面,因纯电动汽车的技术开发等难题仍然存在,峰值论仍面临诸多怀疑的声音,涉及整个产业界的分析正日益活跃。

   

  2017年11月,2家国际机构相继指出石油需求可能在2040年之前跨过顶点。一个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其认为到2030年代后半期石油日需求量将达到约1.09亿桶,触及天花板。

   

  

  另一个机构是国际能源署(IEA),其认为石油需求将更早达到顶峰。国际能源署指出,如果达成“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暖的国际框架)的目标,石油需求“将在2020年前后触顶”。

  

  供给不安消退

  

  “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英国能源调查公司Wood Mackenzie的看法与欧佩克大体相同,暗示2035年之后达到顶峰。英荷壳牌石油的首席执行官(CEO)范伯登2017年夏季对欧美媒体提出看法称,“从2020年代后半期到2030年代前半期”石油需求将开始下降。

   

  

  虽然石油峰值论早已有之,但这一理论的根据是原油迟早都将枯竭这一供给方面的制约。但到约10年前,加拿大的油砂、美国的页岩气正式实现商用化,显示出全球仍有大量尚未使用的能源。石油供给峰值论失去势头。

  

  与之相对,此次的峰值论则主要来自需求方面。这是因为,中国、英国、法国、印度明确提出从汽油等内燃机车转向纯电动汽车。在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的56%来自运输领域,而纯电动汽车越是得到普及,汽油使用量越会减少。

         

  在环保对策方面,各国自2000年代起正式引进了环保车和尾气排放标准。在出现石油需求顶峰终将到来的预测的同时,转向纯电动汽车的也浪潮迅速涌来。

   

  自动驾驶也是原因之一

   

  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以全球新车销量中零排放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到2030年达到30%、2050年达到100%为前提进行了估算。此外,英法两国已显示出到2040年禁止销售内燃机车的意向,设想到2050年这一政策将扩大至全球。

     


             

  如果上述前提成为现实,石油需求将在2030年达到约9820万桶的顶峰。到2050年下滑至低于2015年的水平,2015年的需求约为9040万桶。

   

  纯电动汽车以外的社会结构变化也不容忽视。一方面,英国石油公司认为石油需求的顶峰并不会那么早到来。但指出到2035年“自动驾驶”和“共享汽车”将像纯电动汽车一样导致石油需求减少。自动驾驶能够避免无谓的刹车,这将改善燃效,而汽车共享将直接导致汽车保有量的减少。

   

油气开采设施(美国德克萨斯州)

    

  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RITE)的秋元圭吾表示,“如果自动驾驶等出现爆炸式增长,有可能导致石油需求减少”。如果这种石油峰值论成为现实,石油价格将如何变化呢?

    

  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给出的预测认为,到2030年降至每桶65美元,2040年降至60美元,2050年进一步降至50美元。

   

  一方面,国际能源署则认为到2025年降至每桶72美元,2040年降至64美元。

   

  在上述预测中,石油价格都将在一段时间内上涨,涨至高于目前的水平。但在随后均将保持缓慢下降的趋势。

  

  国际能源署的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石油需求在2005年达到顶峰,目前已经呈现出减少态势。另一方面,增长率较高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仍持续增加,在2014年反超发达国家。今后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仍将增长,但将因转向纯电动汽车而需求触顶。

     

  如果石油价格下跌,对于中国、日本、印度等主要进口国而言似乎是好消息。但如果能低价采购原油,对于节能和技术革新的热情有可能降低。此外,对汽油等征收的税收也必将减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