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主导新型核电站开发
2016/04/08
![]() |
中国在加速建设核电站(xinhua-kyodo) |
中国将高温气冷反应堆作为国家重大特别项目在山东投入建造实验堆“HTR-OM”(装机容量21万千瓦特),2017年将投入运行。高温气冷堆和现在日本发电使用的原子反应堆在结构上有所不同,是新型的反应堆。高温气冷堆在停止冷却后核分裂会随之结束,不会发生堆芯熔化(指反应堆温度上升过高,造成燃料棒熔化并发生破损事故)等事故,被认为安全性较高。
今年1月,中国和沙特高温气冷反应堆的引入与合作达成协议。由于高温气冷堆几乎不使用水,所以中东国家对此很感兴趣。且还能将其运用到海水淡化和制造燃料车使用的氢气上面,印度尼西亚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阿联酋)也在商讨引入高温气冷堆。日本也在沙特阿拉伯销售其正在开发的高温气冷堆。
“快中子反应堆”投入运行
![]() |
就快中子增殖反应堆而言,中国也引入了俄罗斯的技术,在北京郊外建造了实验反应堆CEFR,并在2014年12月成功进行全速运行。继实验反应堆之后,预计将在2017年开始建造实用性反应堆。据称印度也将在最近将原型反应堆PFBR投入运行。中国和印度人口众多,电力需求量大,故而对能增加燃料的高速增殖反应堆寄予厚望。
高温气冷反应堆和快中子反应堆都被称为第4代新型反应堆。中国和俄罗斯努力推动建设,另一方面,欧美和日本则显得起步稍晚。由于对核扩散的担忧以及开发中的各种问题的发生,上世纪90年代为止欧美已经从快中子反应堆的开发中抽身。法国在1998年停止运行实验堆Superphénix(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美、英、德也中断了开发计划。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华盛顿 川合智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