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法汽车联盟要将车载电池产能提高至20倍

2022/01/28


       随着全球转向纯电动汽车(EV),旨在确保车载电池的行动日趋活跃。日产汽车、法国雷诺和三菱汽车127日宣布,在2030年度之前把电池产能提高至目前的20倍。同一天,世界第二大电池厂商韩国LG化学子公司LG能源上市,总市值约合11万亿日元。预计电池供应难以满足纯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大。电池决定着向纯电动汽车转型的成败。

 

日产的新款纯电动车Aria

 

       “在确定电池等各种纯电动汽车零部件的共同标准方面,可以看到显著的合作成果”,雷诺董事长塞纳德27日在线上记者会上如此强调称。

 

        在2026年度之前,3家企业合计将向纯电动汽车等电动车的开发投入230亿欧元。在2030年度之前推出35款纯电动汽车,其中9成车型利用共通的5种底盘生产。

 

       还将在日本和法国等全球主要基地扩建电池工厂,在2030年度之前,生产可供240万辆纯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相当于目前的20倍。将携手日产出资的中国远景动力(Envision AESC Group)等新建工厂。日产将在日本、英国和中国新建和扩建工厂。

 

       日产将开发续航距离大幅延长的新一代电池“全固态电池”,搭载于3家企业的纯电动汽车。力争借助量产效果,将纯电动汽车价格降至汽油车的水平。

 

 

       日法联盟抢在其他车企之前开始销售纯电动汽车,但因受到美国特斯拉等挤压,联盟2021年的纯电动汽车全球份额从2016年的18%降至5%。3家企业将通过电池等通用化卷土重来。

 

       大型车企转向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是确保电池。据美国麦肯锡公司等预计,2030年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3346万辆,激增至2020年的15倍。另一方面,全球电池产能预计为2912吉瓦时,仅增加4.6倍。这意味着即使车企打算增产纯电动汽车、电池供应也跟不上的情况。

 


 

       由于供求紧张,股票市场也呈现过热局面。127日上市的LG化学子公司LG能源解决方案的收盘价比发行价上涨68%,按收盘价计算的总市值达到118.17万亿韩元。相当于本田的1.9倍、日产的4.5倍,在韩国交易所,规模仅次于三星电子。

 

       LG能源在车载电池领域仅次于中国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排在第2位,相继宣布与美国通用汽车和欧洲Stellantis等建设合资电池工厂的计划。据悉未交货订单达到约25万亿日元规模,投资者对增长的预期不断加强。

 

       大型车企也将通过与电池企业的合作加快确保电池。丰田将在2030年之前为增产电池投入2万亿日元。德国大众将在2030年之前在欧洲建设6座电池工厂。美国福特汽车也将携手韩国SK创新,在美国建设合资工厂。

 

       伊藤忠综研的高级主任研究员深尾三四郎指出,“获取电池的竞争将影响纯电动汽车生产。车企的采购能力受到考验”。

 

       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与电池同样属于核心零部件的驱动装置也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日本电产和德国博世等涉足将马达和逆变器等结合起来的“E-Axle”,投资竞争日趋激烈。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浅山亮、首尔 细川幸太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