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时隔10年投放新款纯电,想叫板特斯拉
2020/07/16
7月15日,日产汽车时隔10年发布了新款纯电动汽车(EV)。日产曾经是可以与美国特斯拉比肩的纯电动汽车的先驱者,但一直没有投放新款车,销售份额已下降至第4位。日产打算以距离行驶长等优势为武器卷土重来,但要打破市场份额占6成的美国特斯拉和中国企业的领先优势,普通策略恐怕无法奏效。
![]() |
日产新款纯电动汽车“Ariya” |
“象征着新时代的‘Ariya’展现了我们的决心”,日产社长兼首席执行官(CEO)内田诚15日向大家展示了新款纯电动汽车“Ariya”。
SUV车型的话,在日本的实际售价约5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2.7万元)起。续航距离方面,搭载90千万时电池的两轮驱动车型最长可达610公里,延长至日产2010年上市的第一代纯电动车“LEAF(聆风)”的3倍。
![]() |
如果不考虑中国专卖车型的话,这是自聆风以来,日产时隔10年首次推出新款纯电动汽车。当时,聆风与特斯拉的第一代车型“Roadster”同样为量产型纯电动汽车的开创性产品。日产当时提出了与法国雷诺合计在2016年度之前累计销售15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计划,但聆风的累计销量目前仅为超过45万辆。
日产曾认为,由于续航距离短以及充电设备不足等原因,纯电动汽车的普及有限,所以一直致力于自主开发的混合动力车(HV)技术“e Power”等,没有将研究资源集中于纯电动汽车。
英国调查公司LMC Automotive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为167万辆。虽然在新车总销量中仅占2%,但在4年时间里已增至5倍。
对此起到拉动作用的是特斯拉。该公司成功量产低价车“Model 3”,一举跃居世界首位。日本中西汽车产业调研公司负责人中西孝树分析称,特斯拉的优势是“像美国苹果公司的iPhone一样,凭借考究的产品形象吸引越来越多的粉丝”。
在中国,由于希望普及新能源车的政府提供补贴,相关市场也快速扩大。北京汽车集团等当地制造商实现了飞跃发展。
![]() |
目前,在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中,特斯拉增长至37万辆,占整体的22%。相比之下,由日产和雷诺、三菱汽车组成的日法企业联盟的销量只有13万辆,仅占8%。
日产打算凭借Ariya重振旗鼓。由于是该公司内部测定的数据,无法简单比较,但Ariya一次充电后的最长续航为610公里。这一距离超过了特斯拉“Model 3”的高配版(约560公里)。内田信心十足地表示“包括纯电动汽车在内,未来每年将销售100万辆电动汽车”。
除了日产之外,其他日本车企也开始真正着手发展纯电动汽车。丰田今年春季率先在中国推出了高档车品牌“雷克萨斯”的首款纯电动车。计划今年夏季开始在欧洲销售,2021年上半年在日本上市。
本田和马自达也将在今年年内开始在欧洲销售首款量产型纯电动汽车,之后投放日本国内市场。原因是2021年欧盟将进一步加强汽车环保限制,预计纯电动汽车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不过,特斯拉已先行一步。建设在德国的欧洲首座整车工厂预定于2021年投产。该公司将在中国、欧洲两大市场建立产销体制,年产能将增加到100万辆,达到目前的1.4倍。
日产的Ariya以及丰田已在中国推出的雷克萨斯均为500万日元左右起,采用与特斯拉的“Model 3”同等价位的高价战略发起挑战。不过有观点认为“目前能够生产出畅销纯电动汽车的仍只有特斯拉”(中西汽车产业调研公司负责人中西)。如果无法向消费者展现出可与特斯拉匹敌的吸引力,苦战将不可避免。
丰田的一位高管表示“目前还不清楚哪种环保车能够最终获胜。眼下只能继续全方位撒网”。德国大众等欧洲车企开始明确提出“重视EV”的战略。当日本国内企业还在为混合动力车等新一代汽车的资源分配而头疼时,机会或许已经错失。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寺井浩介,深尾幸生 法兰克福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