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阵营划分乱局的去向

2017/10/04


  网约车领域的合作格局正变得越来越混乱。据悉,日本软银集团有意向美国最大网约车企业优步(Uber)出资,美国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希望向第2位的Lyft出资,目前均在推进出资谈判。包含IT(信息技术)企业与现有的汽车厂商在内,围绕网约车这一增长领域的阵地争夺战越来越激烈,双方均瞄准了快要走向实用化的自动驾驶技术。      

 

优步(Uber)的APP

  

  软银似乎希望取得优步约20%股权。尽管优步并未上市,但企业估值一度突破700亿美元。虽然因爆粗口和员工性骚扰问题导致优步创始人被迫卸任,但软银的出资额还是有可能增加至近1万亿日元。

   

  “(网约车)将成为非常重要的产业”,软银社长孙正义这样表示。他已相继出资中国的滴滴出行、新加坡的GrabTaxi、印度的Ola等。此外,软银在与优步推进磋商的同时,还与在美国猛追优步的Lyft展开了谈判。将广泛投资各地区的强有力企业,把资金投向网约车产业本身。

   

  网约车基本上是一种利用私家车运送他人的服务。车主在空闲时间能获得收入,乘客能以比出租车还便宜的价格乘车。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实时撮合双方的需求成为可能。

  

  在实际业务中,网约车软件运营商为供需双方提供中介和费用结算等机制。行业先驱优步在2009年开始了业务。如今,其在全球600座城市有200万名注册司机,日常用户数达到6500万人。在优步成功的刺激下,全球各地相继出现了效仿的运营商。

   

 

  网约车作为IT和汽车这两大产业的交界点吸引了各方玩家。谷歌、苹果、阿里巴巴集团、丰田、本田、通用汽车等知名企业纷纷出资或与网约车企业展开合作。

 


 

  各家IT企业认为,网约车是争夺交通领域附加价值的机会。对于各家汽车厂商而言,由于消费者的意识将从“所有”转向“利用”,面向个人的新车销售有可能减少。因此,汽车厂商希望为合作的网约车企业提供车辆来维持销量。此外,汽车厂商还希望把网约车车辆运行中收集的大数据应用于新服务开发。

   

滴滴打车的APP

     

  在自动驾驶汽车开发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网约车作为这项技术的一大市场也受到关注。目前网约车行业刚刚起步,仍处于前期投资阶段。包括优步在内的大多数运营商被认为仍处于亏损状态,但要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就必须投入巨额资金。  

 

  大型网约车企业看起来毫无节操的合作战略从侧面证实了这种焦虑。优步与美国福特汽车和德国戴姆勒等展开合作。一方面,Lyft反对通用汽车获得自动驾驶的开发信息,仅把自身视为单纯的汽车买家。Lyft在2017年7月成立了自主开发部门,希望与软银和谷歌展开合作。为了获得资金和技术,加快开发速度,合作伙伴越多越好。

    

  不过,从事自动驾驶车载系统开发的美国Zoox的副总裁阿修·莱根(音译)预测称,“网约车企业将在不远的将来面临存亡危机”。这是因为,如果自动驾驶汽车全面普及,网约车企业将驾驶员组织起来的准入门槛将会消失。伴随未上市且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如今能挑选合作伙伴的网约车企业在自动驾驶时代与汽车和IT巨头的关系变化、以及网约车行业的势力版图都将逐渐趋于明朗。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兼松雄一郎 硅谷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